正文 第61章 以應有的方式使摩爾永世長存(1)(3 / 3)

馬克思逝世後不久,恩格斯就著手準備出版英譯本。

他認為,《資本論》不是一本可以根據合同來翻譯的書,而必須由卓越的翻譯家翻譯。[13]譯者不僅要精通德文和英文,而且要精通政治經濟學,還要知道一些德國人的生活;不僅要有願望,有能力,而且要能堅定不移地幹到底。根據這樣的條件,英國律師賽姆·穆爾是最合適的譯者。穆爾十分熱情地接受翻譯任務。他工作紮實,態度嚴肅,翻譯認真,大部分譯稿質量較高,得到恩格斯的好評。但穆爾的律師業務十分繁忙,翻譯進度很慢;為了加快進度,恩格斯同意馬克思的女婿艾威林博士擔任部分翻譯工作。愛琳娜則負責對《資本論》中引用並由馬克思譯成德文的英文著作和藍皮書中的許多文句進行核對,恢複成英文。

整個翻譯工作是在恩格斯指導下進行的。他擔負全書最後審核的責任,為此付出大量的心血。他寫信告訴勞拉:“把《資本論》翻譯成英文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先由他們翻譯。然後我來審查譯文並用鉛筆寫上我的意見。再把譯稿退給他們。然後進行協商,解決有爭論的問題。然後我得再通看一遍,從文體和技術角度檢查一下,看是否準備好可以付印,同時還要檢查一下杜西在英文原著中找到的引文是否正確。”[14]

在校訂譯稿時,恩格斯不僅審核譯文是否準確,而且參照法文本和馬克思於1887年準備英譯本而寫的修改意見,解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使譯文更加準確,表達更加清楚。

經過恩格斯三年多的辛勤勞動,人們盼望已久的《資本論》英譯本於1887年1月在倫敦出版。從此英國廣大勞動人民可以直接讀到這部“工人階級的聖經”。

1889年9月,恩格斯開始準備《資本論》第1卷德文第四版。他給自己規定了這樣的任務:“盡可能把正文和注解最後確定下來。”[15]為此,他再次對照法文版和馬克思親手寫的筆記,補充了一些內容,作了一些說明性的注釋。例如,在第七篇,馬克思曾談到一個生產部門中如果投入的全部資本已融合為一個單個資本時,集中便達到極限。恩格斯補充說:“英美兩國最新的‘托拉斯’已經在為這一目標而奮鬥,它們力圖至少把一個生產部門的全部大企業聯合成一個握有實際壟斷權的大股份公司。”[16]這個補充指出了資本主義發展中已經出現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變化,實際上已經看出自由資本主義正在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此外他還對引文進行仔細校訂,改正一些細小的不確切和疏忽的地方。經過恩格斯再次校訂,《資本論》第1卷德文第四版於1890年下半年出版。這是馬克思、恩格斯親自出版的最後一個版本,也是第1卷最完善的版本。目前世界各國都根據這一版進行重印和翻譯。

恩格斯在自己校訂出版的《資本論》第1卷德文第三、四版和英文版中,都寫了《序言》,說明各版的整理、修改、校訂的情況,闡述《資本論》對工人階級運動的意義,反擊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者布倫坦諾之流對馬克思的攻擊,指出《資本論》中引證許多經濟學家理論觀點的目的是為了證實,“一種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思想,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人第一次明確地提出的。……這種工作在這樣科學上是很必要的,這種科學的曆史著作家們一直隻是以懷有偏見、不學無術,追名逐利而著稱。”[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