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捍衛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的革命家(5)(2 / 3)

恩格斯作為總委員會中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國通訊書記,經常與這些國家的國際組織和工人運動活動家進行通信,接待來訪,指導他們的工作。1872年2月,他在致國際西班牙聯合會委員會的指示信中,詳細通報了國際工人運動的情況,特別強調工人階級建立獨立政黨的必要性。他對西班牙領導人說:各地的經驗證明,要使工人擺脫資產階級政黨的支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每一個國家裏建立無產階級的政黨,這個政黨要有它自己的政策,這種政策將同其他政黨的政策顯然不同,因為它必須表現出工人階級解放的條件。這種政策的細節可以根據每一個國家的特殊情況而有所不同;但是,因為勞動和資本之間的基本關係到處都一樣,有產階級對被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這一事實到處都存在,所以無產階級政策的原則和目的就總是一樣的”。[55]這個重要思想,不久在國際倫敦代表會議上為大多數代表所接受。

支援各國工人的罷工鬥爭,是總委員會的經常任務。恩格斯為此做了大量工作。1871年3月,安特衛普雪茄煙工人反對企業主解散工會和解雇工人,爆發了大罷工。恩格斯從國際比利時和荷蘭支部組織者克楠的來信中得知罷工的消息後,立即在總委員會會議上要求大力支持罷工工人。根據他的提議,總委員會決定呼籲英國工聯向罷工工人提供援助。他還親自在德國《人民國家報》上撰文,要求不讓企業主從德國招募工人到安特衛普去。各國工人響應總委員會號召,給予罷工工人很大的支持,使罷工堅持了半年並取得勝利。

恩格斯參加總委員會工作後,同馬克思一起,對混進國際工人協會的巴枯寧主義者進行堅決的鬥爭。

巴枯寧主義的首領米海依爾·巴枯寧(1814-1876)出身於俄國貴族家庭,早年參加1848年革命。後來被捕入獄,成了叛徒。1857年被沙俄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亞,四年後從流放地逃亡,取道日本、美國,不久返回歐洲,隱瞞了背叛革命的曆史,重新鑽入工人運動。後來他跑到意大利、瑞士等國,在破產小生產者和流氓無產者隊伍中混了幾年,形成一套無政府主義思想和理論,建立一個無政府主義的宗派團體,在國際工人協會中進行破壞活動,陰謀篡奪工人運動領導權。

巴枯寧是社會理論領域中一個最無知的人,但他卻以宗教奠基者的姿態出現,拚湊了一個混亂而荒謬的理論。其主要內容是:第一,反對一切國家,反對無產階級專政。他認為,國家是產生私有製和階級的根源,隻要消滅國家,就能消滅私有製;一切專政都是絕對壞的東西,應該仇視專政、執政主義和權威主義;無產階級專政是“世界上最沉重、最令人難堪的、最令人屈辱的管理”。第二,反對工人階級的政治鬥爭,拒絕任何政治運動。他認為,任何政治運動都是反動的;工人階級不應組成政黨,不應以任何借口過問政治,不應建立工會,不應舉行罷工;工人階級如果進行爭取政治權利的鬥爭,就是承認資產階級國家,就會延緩資本主義製度的滅亡。第三,鼓吹依靠流氓無產階級,破壞“一切的一切”。他在《革命問答》中宣布,要摧毀腐朽的社會大廈,執行無情的破壞計劃,“最徹底、最迅速地破壞國家的、等級製的、所謂文明的世界的信念”,“毫不猶豫地消滅這個世界的地位、關係或任何人”。這個破壞一切的任務,要由流氓無產者來完成。在他看來,“強盜就是英雄、保衛者、人民的複仇者;是國家以及國家所確立的任何社會製度和公民製度的不可調和的敵人;是同整個官吏貴族的文明和官方神甫的文明進行生死鬥爭的戰士”。第四,主張廢除繼承權,鼓吹“各階級平等”。他認為,隻要廢除繼承權,就可以消滅私有財產,實現各階級的平等,以至於消滅國家。第五,反對任何權威,宣傳絕對自由。他認為,任何權威都是違反人性的,不管它“是叫做教會、君主國、立憲國、資產階級共和國或者甚至是革命專政,都不重要。我們把他們一律……加以仇視和反對”。他說,在未來社會裏,不存在任何權威,無政府狀態將代替國家和一切社會組織。第六,吹捧俄國沙皇,宣揚反動的泛斯拉夫主義,主張各斯拉夫民族“完全放棄自己的國家權力”,建立由“最偉大的、最受愛戴的、最強有力的沙皇”領導下的“自由的、全斯拉夫族的聯邦。”他的這套理論,反映了破產的小生產者的絕望情緒,同有覺悟的工人階級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