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德國工人運動重新興起。拉薩爾趁機混入工人運動,竊取全德工人聯合會主席的職務,在工人運動中大肆鼓吹和推銷“普選權”、“國家幫助”等機會主義貨色。馬克思、恩格斯十分討厭他在德國所做的一些事情和醜聞,向工人階級反複說明:“認為‘普魯士國家’會實行直接的社會主義幹涉,那是荒謬的。”[64]
1864年8月31日,拉薩爾為了爭奪一個女人,在瑞士與一個羅馬尼亞貴族青年決鬥,受傷致死。9月3日,恩格斯從馬克思那裏得到這個消息,他立即回信對馬克思說:“且不論拉薩爾在品性上、在著作上、在學術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他在政治上無疑是德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對我們來說,目前他是一個很不可靠的朋友,在將來是一個相當肯定的敵人。”[65]
拉薩爾死後,馬克思、恩格斯繼續與拉薩爾的信徒進行鬥爭。1891年,恩格斯為了肅清關於拉薩爾的神話,揭示馬克思與拉薩爾之間的真正關係,在發表《哥達綱領批判》的同時,對拉薩爾的一生作了全麵的評價,指出“無論把拉薩爾對運動的功績評價得多麼高,他在運動中的曆史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同社會主義者拉薩爾形影不離的是蠱惑家拉薩爾。透過鼓動者和組織者拉薩爾,到處顯露出一個辦理過哈茨費爾特訴訟案的律師麵孔:在手法上還是那樣無恥,還是那樣極力把一些麵目不清和賣身求榮的人拉在自己周圍,並把他們當做單純的工具加以利用,然後一腳踢開。1862年前,他實際上是一個具有強烈的波拿巴主義傾向的,典型普魯士式的庸俗民主主義者……由於純粹個人的原因,他突然改變了方針並開始了他的鼓動工作。過了還不到兩年,他就開始要求工人站到王權方麵來反對資產階級,並且同性格和他相近的俾斯麥勾結在一起,如果他不是僥幸恰在那時被打死,那就一定會在實際上背叛運動”[66]。
注釋
[1]恩格斯:《致卡·馬克思》(1851年1月25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85頁。
[2]恩格斯:《致卡·馬克思》(1857年3月11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104頁。
[3]恩格斯:《致愛·伯恩施坦》(1883年2月27日至3月1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45頁。
[4]恩格斯:《致卡·馬克思》(1851年7月20日左右)。《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307頁。
[5]拉法格:《致尼·弗·丹尼爾遜》(1889年12月14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530頁。
[6]維·阿德勒:《弗裏德裏希·恩格斯》。《智慧的明燈》第125頁。
[7]恩格斯:《致卡·馬克思》(1851年5月23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84頁。
[8]恩格斯:《致約·魏德邁》(1851年6月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76頁。
[9]恩格斯:《致卡·馬克思》(1851年4月3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49頁。
[10]恩格斯:《致約·魏德邁》(1851年6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77頁。
[11]恩格斯:《軍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第5頁。
[12]恩格斯:《德國戰爭短評(五)》。《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