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當反革命高奏凱歌的時候(6)(3 / 3)

[18]恩格斯:《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34頁。

[19]恩格斯:《致燕·馬克思》(1849年7月25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25頁。

[20]恩格斯:《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35頁。

[21]參閱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0頁。

[22]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6頁。

[23]同上書,第385頁。

[24]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14頁。

[25]同上書,第482頁。

[26]恩格斯:《德國農民戰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72頁。

[27]同上書,第425頁。

[28]《1850年9月15日的中央委員會會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附錄)第636頁。

[29]轉引自康捷爾編《馬克思恩格斯和第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第144頁。

[30]馬克思、恩格斯:《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92頁。

[31]同上書,第299頁。

[32]馬克思、恩格斯:《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66頁。

[33]《世界革命共產主義者協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附錄)第605頁。

[34]恩格斯:《流亡者文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585-586頁。

[35]恩格斯:《10小時工作製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75頁。

[36]《列寧全集》第12卷第337-338頁。

[37]馬克思、恩格斯:《國際述評(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62頁。

[38]參閱馬克思、恩格斯《國際述評(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46頁。

[39]恩格斯:《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92頁。

[40]恩格斯:《致約·魏德邁》(1853年4月12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588頁。

[41]《1850年9月15日的中央委員會會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619頁。

[42]科倫中央委員會《告同盟書》不加區別地指責兩派都破壞了盟章,這是錯誤的。馬克思認為它是一個“形式上多少有些荒唐和內容上不大令人愉快的文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96頁。

[43]馬克思、恩格斯:《倫敦的普魯士密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71頁。

[44]馬克思:《致弗·恩格斯》(1851年5月28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88頁。

[45]恩格斯:《最近的科倫案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450頁。

[46]同上。

[47]恩格斯:《最近的科倫案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454頁。

[48]馬克思:《揭露科倫共產黨人案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535頁。

[49]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最近的科倫案件的最後聲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445頁。

[50]馬克思:《致弗·恩格斯》(1852年11月19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