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當反革命高奏凱歌的時候(6)(2 / 3)

失去人身自由的科倫共產黨人,在反動派的監獄中受盡了種種折磨。馬克思、恩格斯十分同情他們的處境,公開發表聲明,揭露反動政府破壞法律的行為。他們指出:在審前扣押的整整十八個月中,“我們的朋友們一直被單獨監禁著,在那裏,什麼事情也不許他們幹,甚至連書都不許他們看,病了也得不到必要的治療,就是得到了治療,那也是已經病入膏肓,無法醫治了。”[49]他們希望通過輿論的力量,製止反動政府的暴行。

科倫共產黨人案件判決後,為了幫助被判罪者及其家屬,馬克思、恩格斯及其擁護者成立了救濟委員會,在德、美等國工人中進行募捐。要求每個有覺悟的工人,都來救濟那些由於堅持進步立場並為之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而不幸落到敵人手中的人們,關懷他們無依無靠的家屬,以此減輕他們的困難,表明無產階級的團結,反對反動政府的迫害。

隨著科倫案件的結束,德國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共產主義者同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任務。1852年11月17日,共產主義者同盟解散了。兩天以後,馬克思寫信告訴恩格斯:“星期三這裏的同盟根據我的建議自動解散了,並宣布同盟還在大陸上繼續存在是不合時宜的。”[50]作為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同盟的活動是卓有成效的。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領導下,它經受了急風暴雨的革命鬥爭的考驗,反擊了勢力強大的反動派的進攻和迫害,戰勝了同盟內部的分裂主義活動,堅持了《共產黨宣言》的無產階級革命原則,開創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燦爛輝煌的篇章。

注釋

[1]《救濟德國政治流亡者的呼籲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附錄)第595頁。

[2]恩格斯:《致約·魏德邁》(1849年8月25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34頁。

[3]威廉·李卜克內西:《一個革命士兵的回憶》第191頁。

[4]馬克思:《柏林〈國民報〉致初選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44頁。

[5]馬克思、恩格斯:《國際述評(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03頁。

[6]馬克思、恩格斯:《書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09頁。

[7]同上書,第311-312頁。

[8]馬克思、恩格斯:《書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11頁。

[9]同上書,第247頁。

[10]同上書,第251頁。

[11]馬克思、恩格斯:《書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21頁。

[12]馬克思、恩格斯:《書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21頁。

[13]馬克思:《致弗·恩格斯》(1849年8月1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56-157頁。

[14]恩格斯:《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130頁。

[15]同上書,第219頁。

[16]恩格斯:《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161頁。

[17]恩格斯:《普魯士給法蘭克福諸君的耳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5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