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共產主義戰士的成長(11)(2 / 3)

恩格斯對《共產主義原理》采取的教義問答形式不太滿意,認為這種形式不適合黨綱的要求,因而沒有提交代表大會討論。但《原理》闡述的一切基本原則都是正確的,而且寫得非常生動而明確。它清楚地表明,“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兩個人的名字作為現代社會主義創始人的名字並列在一起是很正當的。”[130]

《共產主義原理》為《共產黨宣言》作了準備。當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黨綱時,他們在倫敦就開始研究寫作方案。1847年12月,兩人先後回到布魯塞爾,進一步研究《宣言》的內容、結構和表達方式,擬定《宣言》大綱。12月底恩格斯赴巴黎。馬克思大約用一個月時間寫完《共產黨宣言》這部偉大著作。在寫作過程中,他充分利用《共產主義原理》,並且按照恩格斯的意見,采用宣言的形式而不是傳統的教義問答的形式來闡述新原則。

《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包括社會生活在內的徹底唯物主義,其主要內容是:“人類的全部曆史(從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會解體以來)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即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統治階級和被壓迫階級之間鬥爭的曆史;這個階級鬥爭的曆史包括有一係列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任何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劃分和階級鬥爭,就不能使自己從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的控製下解放出來。”[131]恩格斯非常謙虛地說,構成《宣言》核心的這個基本原理是由馬克思創立的。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主義曆史觀分析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出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地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總之,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抗的地位,不斷進行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代替封建社會出現的資本主義社會,既沒有消滅階級,也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鬥爭,不過使階級關係簡單化。整個社會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在曆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它不僅鍛造了置自身於死地的武器,而且造就了運用這個武器來反對自己的階級力量。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同曆史上一切被壓迫階級反對壓迫階級的鬥爭一樣,推動著社會的前進。

人類社會是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在封建製度解體的基礎上誕生的資本主義社會,它所造成的生產力比過去世世代代總共造成的生產力還要大、還要多。這是曆史的進步。但資本主義同以往一切社會製度一樣,並不是永恒的社會製度,而是人類曆史發展過程的一個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經濟危機的周期重演,表明資產階級已經沒有能力駕馭這一龐大的生產力,沒有辦法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喚出來的魔鬼了。資本主義不能消滅危機,它用來克服危機的一切辦法隻能為更全麵、更猛烈的危機準備條件。隻有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私有製,才能解決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製這個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消除造成社會混亂的經濟危機。由此可見,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製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同樣是不可避免的。”[132]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不斷壯大的無產階級,肩負推翻資本主義舊製度和建立沒有剝削、沒有階級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製度的偉大曆史使命。無產階級是最徹底的革命階級。他們本身沒有什麼必須保護的東西。隻有徹底廢除私有製,摧毀壓在自己頭上的全部上層建築,才能使自身獲得解放。《宣言》莊嚴宣布:共產黨人認為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是可鄙的事情。他們的目的,隻有用暴力推翻資本主義社會製度才能達到;“讓那些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麵前顫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自己頸上的鎖鏈。而他們所能獲得的卻是整個世界。”[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