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蒂納把人的本質歸結為利己主義,胡說什麼古代人是唯實主義利己主義,中世紀的人是唯心主義利己主義,現代人是真正的利己主義。他認為,這個具有純粹利己主義的人,既要排除自然對他的統治,又要擺脫任何精神的束縛;既不承認真理,也不承認道德;既不承認教條和原則,也不承認責任和義務;既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權力,也反對社會權力對個人的約束。這是資產階級極端的個人主義和徹頭徹尾的無政府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對這種謬論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指出,任何個人都不能離開社會的一定關係而存在,“一個人的發展取決於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彼此發生關係的個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聯係的,後代的肉體的存在是由他們的前代決定的,後代繼承前代積累起來的生產力和交往形式,這就決定了他們這一代的相互關係。總之,我們可以看到,發展不斷地進行著,單個人的曆史決不能脫離他以前的或同時代的個人的曆史,而是由這種曆史決定的。”針對施蒂納的無政府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國家是否存在,這也不是他們的意誌所能決定的。例如,隻要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以使競爭成為多餘的東西,因而還這樣或那樣地不斷產生競爭,那麼,盡管被統治階級有消滅競爭、消滅國家和法律的‘意誌’,然而它們所想的畢竟是一種不可能的事。”
施蒂納標榜自己反對資本主義,但他也仇視共產主義。他認為,共產主義不能滿足利己主義的要求,妨礙了人們發財致富。對他來說,共產主義簡直不可理解。他反對消滅私有財產,胡說剝奪資本家財產是對人的第二次掠奪。針對這種謬論,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對資產者認為‘個人的’東西,共產主義毫無疑問是加以‘掠奪’的。”
馬克思、恩格斯對費爾巴哈和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標誌著他們已經與代表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舊哲學徹底決裂,以新世界觀創始人的身份登上曆史舞台。
十、批判以各色各樣先知為代表的真正社會主義
在《德意誌意識形態》的第二卷中,馬克思、恩格斯對真正社會主義作了徹底的批判。現在保存下來的第一、四、五章,分別批判了真正社會主義者澤米希、馬特伊、格律恩、庫爾曼等人的觀點。1847年初,恩格斯又寫了一份題為《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手稿,批判了這個派別在博愛的銀河裏浮現出來的各個支流。
真正社會主義是19世紀40年代在德國出現的一種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是法國社會主義與德國哲學的混合物,或者說,是用德國哲學語言翻譯過來的,被歪曲了的法國社會主義,這一派別的主要成員是一些“萎靡和墮落”的政治家、記者和詩人。他們利用各種報刊,如赫斯主編的《社會明鏡》、呂寧主編的《威斯特伐利亞汽船》、皮特曼主編的《萊茵社會政治年鑒》、克利蓋主編的美國《人民論壇報》、格律恩控製的《特利爾日報》等,散布很多錯誤和反動的觀點。如:反對階級鬥爭,宣揚“愛”就是一切,認為共產主義就是愛的表現,隻要人們相親相愛,共產主義就能到來;美化小私有製,詛咒資本主義,開曆史的倒車,阻擋資本主義在德國的發展,敵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維護德國封建統治製度;反對革命鬥爭,宣揚和平改良主義;鼓吹狹隘民族主義,把德意誌民族標榜為模範民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