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共產主義戰士的成長(5)(3 / 3)

無產階級所進行的社會革命,即消滅資本主義私有製的社會主義革命,與資產階級反對封建製度的政治革命根本不同。恩格斯指出:“社會革命是窮人反對富人的公開的戰爭。所有那些過去在曆史上的衝突事件中表現得不顯著的隱蔽的動力和原因,都會在這個鬥爭中明顯而公開地顯示出來,所以這個鬥爭無論如何要比以往的一切鬥爭更尖銳,更殘酷。”[59]

在愛北斐特共產主義集會上,恩格斯“相當詳細地論述了共產主義製度的現實性和優越性”。[60]他說,即將到來的社會革命,必然是以共產主義原則的實現而告終,別的可能性是不會有的。隻有共產主義才能徹底鏟除私有財產這個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匱乏和窮困、愚昧和罪惡的真正根源,根本改善工人階級的狀況。

恩格斯指出,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製原則上的共產主義社會,既不存在人與人利益的對立,也不存在生產與消費的脫節,更不會發生經濟危機。在這個社會裏,“無論生產和消費都很容易估計。既然知道每一個人平均需要多少物品;那就容易算出一定數量的人需要多少物品;既然那時生產已經不掌握在個別私人企業主手裏,而是掌握在公社及其管理機構手裏,那也就不難按照需求來調節生產了。”[61]

共產主義將徹底消除對勞動力的巨大浪費。由於社會直接進行產品分配,不需要大量多餘的中間人插足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所有這些成千上萬的中間人,現在是在直接損害公共福利,將來他們的雙手就會解放出來參加有益的活動。由於徹底鏟除了犯罪的根源,因而針對經常處於戰爭狀態而設立的龐大而複雜的、消耗無數人力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也將大大簡化,參加社會生產的勞動力將會大大增加。此外,為剝削階級服務的人數眾多的仆役,國家供養的大量常備軍,由於競爭而造成的大批失業工人,在共產主義社會都將不複存在。所有這些,使社會勞動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共同利益結合起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不僅可以利用被浪費的勞動力,而且可以合理組織勞動力,把個別的力量聯合成社會的集體力量。例如,用公寓式的集體宿舍代替單獨建造的住宅,集中供熱和照明,發展公共食堂等社會公共服務業,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人們更專心致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所有這些,充分說明共產主義的巨大優越性。

在愛北斐特的演說中,可以看出當時恩格斯還受到歐文空想主義的一定影響,例如強調教育的作用,主張和平實現共產主義,讚賞建立共產主義移民區的計劃等等。但恩格斯決不是空想主義者。他不是從道德的觀點,而是從經濟發展的規律論述了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他不是向富有階級乞求,而是把工人階級作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堡壘和力量;他也沒有幻想一夜之間實現共產主義,而是從實際出發,提出一些過渡措施。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談的不是不顧民族的意誌立即實行財產共有,而是首先要確定目標和保證我們能夠向這個目標邁進的辦法和途徑。”[62]這表明他當時已遠遠高出於一切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之上。

一貫重視革命實踐活動的恩格斯,由於能夠在公眾集會上進行宣傳而十分高興。正如他在給馬克思的信中所說:“當然,站在真正的活生生的人麵前,直接地、具體地、公開地進行宣傳,比起胡亂寫一些令人討厭的抽象文章用自己‘精神的眼睛’看著同樣抽象的公眾,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63]他的活動在烏培河穀發生深遠的影響,受到社會各界人士和工人階級的普遍注意。為此引起了反動政府的恐懼和不安。在舉行了兩次集會後,普魯士內政大臣下令禁止舉行類似集會,反動軍警展開了不尋常的活動,監視恩格斯和其他進步人士,揚言要用武力來對付共產主義宣傳。這一切,為恩格斯繼續進行活動造成很大障礙,使他感到在巴門很難長期待下去。

家庭的原因也促使恩格斯決心離開巴門。不錯,父親為他安排的生活是恬靜而舒適的。但正像他自己所說,這是最體麵的庸人才要求的生活,與共產主義者是格格不入的。而且,父母親還喋喋不休地勸說他去做生意,這更使他難以忍受。他寫信對馬克思說:“做生意太討厭,巴門太討厭,浪費時間也太討厭,而特別浪費的是不僅要作資產者,而且還要作工廠主,即積極反對無產階級的資產者。”[64]他再也無法忍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