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寄希望於英國工人和社會主義者,認為雖然當時憲章派正在形成,社會主義力量還很薄弱,但他們是英國唯一有前途的黨。他們反對資本主義製度的實踐經驗,對歐洲各國工人階級的鬥爭也有重大意義。
四、批判經濟學範疇的天才大綱
恩格斯深深感到,為了透徹了解現實,掌握未來,在政治和理論鬥爭中發揮更大作用,自己的知識遠遠不夠。因此,他決心進行係統的理論研究,吸取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在曼徹斯特的時候,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哲學、研究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研究政治經濟學。這是促使他完成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轉變的重要原因。
德國古典哲學,是恩格斯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他不滿足於在不來梅和柏林的學習,繼續研讀黑格爾、費爾巴哈的著作,用工人運動的實踐進行檢驗,批判地對待它們的研究成果,既吸收了費爾巴哈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又繼承了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為創立唯物主義辯證法積累了豐富的思想資料。
以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代表的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理論,引起恩格斯極大的興趣。自從來到英國,走進英國生活的深處,使恩格斯對資本主義製度的剝削實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從根本上動搖了他對資產階級政治解放的認識。當馬克思在《德法年鑒》上批判政治解放即資產階級革命,提出為人類解放即無產階級革命而奮鬥時,恩格斯也認識到資本主義的虛偽性和曆史過渡性,日益把注意力轉移到共產主義方麵。他說,資產階級“民主製和任何其他一種政體一樣,最終總要破產,因為偽善是不能持久的,其中隱藏的矛盾必然要暴露出來,要麼是真正的奴隸製,即赤裸裸的專製製度,要麼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即共產主義”。[27]這個時候,他大量閱讀英、法、德等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論著,了解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和主張,參加一些社會主義的集會和活動,對各個社會主義派別作了初步的評論。
恩格斯認為,聖西門是一個大力主張社會改革的人。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特別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描繪,閃爍著天才的光芒。但是,他的全部學說,“都籠罩了一層不可理解的神秘主義的雲霧,因此,起初也許還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可是最終便不能不使人大失所望。他的經濟學說也不是無懈可擊的;他們公社的每個社員分得的產品,首先是以他的工作量,其次是以他所表現的才能決定的。德國共和主義者白爾尼正確批駁了這一點,他認為才能不該給以報酬,而應看做先天的優越條件;因此為了恢複平等,必須從有才能的人應得的產品中間扣除一部分”。恩格斯說:“聖西門很像一顆閃爍的流星,在引起思想界的注意之後,就從社會的地平線上消滅了。”[28]
恩格斯對傅立葉的理論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指出這個理論不徹底的地方。他寫道:“正是傅立葉第一個確立了社會哲學的偉大原理,這就是:因為每個人天生就愛好或者喜歡某種勞動,所以這些個人愛好的全部總和就必然會形成一種能滿足整個社會需要的力量。從這個原理可以得出下麵一個結論:如果每個人的愛好都能得到滿足,每個人都能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那麼,即使沒有現代社會製度所采取的那種強製手段,也同樣可以滿足一切人的需要……接著他確立了勞動和享受的同一性,指出現代社會製度把二者分裂開來,把勞動變成痛苦的事情,把歡樂變成大部分勞動者享受不到的東西,是極端不合理的。然後他又指出,在合理的製度下,當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工作的時候,勞動就能恢複它的本來麵目,成為一種享受。”[29]恩格斯指出,傅立葉不主張廢除私有製,這是他的理論中一個非常不徹底的地方。在傅立葉的協作社中,仍然存在富人和窮人,資本家和工人。這就表明,“原來在關於協作和自由勞動的一切漂亮理論的後麵,在慷慨激昂地反對經商、反對自私自利和反對競爭的連篇累牘的長篇言論後麵,實際上還是舊的經過改良的競爭製度,比較開明的囚禁窮人的巴士底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