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朝氣蓬勃的年輕人(7)(3 / 3)

[56]恩格斯:《一個旁聽生的日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98頁。

[57]馬克思:《普魯士狀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27頁。

[58]恩格斯:《謝林和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09頁。

[59]恩格斯:《謝林論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01頁。

[60]轉引自恩格斯《一個旁聽生的日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300頁。

[61]恩格斯:《一個旁聽生的日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99頁。

[62]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45頁。

[63]恩格斯:《謝林論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03頁。

[64]馬克思:《致路·費爾巴哈》(1843年10月3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45頁。

[65]恩格斯:《謝林和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09-210頁。

[66]同上書,第215頁。

[67]轉引自孰尼克等主編《哲學史》第2卷第68頁,三聯書店1961年版。

[68]恩格斯:《謝林——基督哲學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70頁。

[69]恩格斯:《謝林和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69頁。

[70]同上書,第269頁。

[71]恩格斯:《謝林和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69頁。

[72]恩格斯:《致阿·盧格》(1842年6月15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27-428頁。

[73]恩格斯:《致阿·盧格》(1842年7月26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1-432頁。

[74]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3頁。

[75]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序言)第11頁。

[76]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07頁。

[77]同上。

[78]恩格斯:《致格雷培》(1839年1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444頁。

[79]穀茲科夫:《致榮克》(1842年12月8日)。轉引自科爾紐《馬克思恩格斯傳》第3卷第285-286頁,三聯書店版。

[80]恩格斯:《評亞曆山大·榮克的〈德國現代文學講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21頁。

[81]馬克思:《普魯士狀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27頁。

[82]恩格斯:《致格雷培》(1839年11月13-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500頁。

[83]恩格斯:《風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96頁。

[84]恩格斯:《致格雷培》(1839年5月24日至6月15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498-499頁。

[85]恩格斯:《橫遭災禍但又奇跡般地得救的聖經,或信仰的勝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361-364頁。

[86]恩格斯:《謝林和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266頁。

[87]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