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紀念《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發表160周年。《宣言》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完整而係統的闡述,它的問世標誌著無產階級的獨立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科學體係的基本形成。它是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導師共同智慧的結晶、共同勞動的成果。盡管恩格斯在1883年《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這個基本思想完全是屬於馬克思一個人的”,但這恰恰反映了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的謙虛品質和博大胸襟,它並不能抹殺恩格斯在《宣言》的寫作和發表過程中以及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係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指導下進行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前進的旗幟,也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基石。同時,我們也要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用符合時代特征的觀點建設新的學說體係,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在發展和創新的思維中得以傳承,能夠更加有力地指導我國的改革開放。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我們能夠對馬克思主義原理有一個全麵、係統、準確的認識。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原理的重要創始人之一,因此,通過對恩格斯理論思想和革命曆程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加深這種認識。
4.《馬克思傳》和《恩格斯傳》這兩本書,在內容上既有分工,又是一個完整的體係。在《馬克思傳》中描寫得比較詳細的內容,在《恩格斯傳》中就相對簡略,而在《馬克思傳》中描寫得比較簡略的內容,在《恩格斯傳》中則有比較詳細的記敘,兩書有互相參照、互相補充的特點。例如,關於對伯恩斯坦的批判,《恩格斯傳》的分析遠比《馬克思傳》詳盡;關於《哥達綱領批判》的相關內容,《馬克思傳》則遠較《恩格斯傳》具體;關於《資本論》的相關內容,《馬克思傳》主要是全麵、係統地分析了《資本論》的理論體係、核心內容等,《恩格斯傳》則詳細記敘了恩格斯在整理《資本論》第2卷、第3卷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以及在捍衛《資本論》的科學性等方麵所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這一版《恩格斯傳》,文中的主要內容與1985年版基本相同,但是,在書後附錄中有三篇比較精彩的書評,相信會對讀者理解本書有較大幫助。
在本書的再版過程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責任編輯馮斌先生給予我巨大的鼓勵與幫助,並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的博士生董繼華同誌也做了許多工作,謹此致謝。
蕭灼基
2008年5月於中海紫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