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決勝前夕(2 / 3)

“我跟他一樣,您到哪,我就到哪!”

“好。”洪濤一臉正色地命令:“林大錘、武大為,現在交給你們英雄團去執行一項天大的任務,你們就給我當天兵天將吧。”

“是!”兩人齊聲回答。等了一會兒,卻不見洪濤有下文,林大錘滿腹狐疑:“師長,什麼是天兵天將?”

武大為也是大惑不解:“要我們去當空降兵?打沈陽?”

“哈哈哈哈!”洪濤大笑起來,“不對!不對!你們的任務是當天兵天將,要弄清什麼是天兵天將,就得先弄清什麼是天?林大錘,你先說說。”

林大錘想,頭頂上不就是天嘛,師長肯定不是指這個天,於是略一思索後說道:“共產黨是天,我們的軍隊是共產黨的軍隊,當然是天兵天將了。”

不等洪師長點名,武大為急著說:“老百姓是天,我們的軍隊就是為解放老百姓的,所以我們是天兵天將。”

望著兩人急切想知道答案的眼睛,洪濤意味深長地笑著說:“你們倆說得都對,也都不對。共產黨是1921年才成立的,那以前就沒有天啦?”林大錘不好意思地垂下了頭。洪濤接著說:“老百姓是天,可是幾千年來,反動統治集團,誰拿老百姓當個天呢?”武大為也被問住了。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共產黨、解放軍靠什麼去填飽肚子,解放全中國呢?老百姓要沒有糧食,靠什麼活命,靠什麼去支前打蔣匪呢?”

一席話,反把兩人弄得雲裏霧裏。林大錘不解地問道:“就算那糧食是天,和我們作戰部隊有什麼關係呢?”

洪濤一臉嚴肅地說:“眼下,打沈陽正需要糧食,很快我們就要取得全國勝利了,全國人民需要糧食,新生的政權需要糧食。大胡子首長點名讓你們倆去搞糧食,支援沈陽前線,所以你們就是天兵天將。”

洪濤知道隻有把大胡子首長擺出來,才能阻止他倆的死纏爛磨。於是從文件包中拿出兩張委任狀,命令道:

“現委任林大錘同誌為中共龍脈縣縣委書記。委任武大為同誌任開荒大隊大隊長。”落款是“中共三江行署委員會”。接著又說:“目前林大錘主要任務是搞糧食,支援沈陽前線。武大為一方麵要配合林大錘搞糧食,然後逐步把主要精力轉移到開荒、創辦機械化農場上去,要為全國解放後,大麵積開發荒原,解決全國人民吃飯問題,創造經驗。”說完把手中的委任狀交到兩人手裏。

謎底終於揭開了,原先的如意算盤全落空了。林大錘急了:弄糧食,這和打仗連邊都挨不上,於是他脖頸一擰,脫口而出:“我不去!我非要跟你一塊兒上前線,打沈陽,解放全中國。”

武大為也耐不住了,接著林大錘的話茬,嘟囔道:“開荒種地,還是跟土坷垃子打交道,啥天兵天將啊,那不就是個地兵地將嗎?要種地,我還不如背起行李卷,回老家種地得了。”

這一手洪濤早就預料到了,有牢騷盡管發,但是任務還得接受,工作還得幹好。望著眼前兩個不省心的部下,洪濤又是愛又是恨,故意沒好氣地說:“你們剛才不是說要跟我嗎,告訴你們,我和你們一樣,也打不了仗了。大胡子首長點名讓我去三江行署當專員。”

正在這時,電話鈴聲又響了。他拿起聽筒,電話那頭傳來了大胡子首長爽朗的笑聲:“……沒做通吧?……沒關係,這兩人我了解,你就告訴他們,就說是我說的,通也得通,不通也得通。我們打沈陽部隊沒有糧食吃,我就找他林大錘、武大為算賬。另外,你趕快到我這兒來一趟,我還有些具體的事情要跟你細談一下。”

“是!首長。我馬上到。”放下聽筒,洪濤一邊往外走一邊說:“剛才的電話你們倆都聽到了吧,我沒時間跟你們細談了,給你們七天時間,回去準備準備。龍脈縣是解放區,那兒的工作左光輝縣長會配合你們的。在當地,他也是出名的大英雄哩!”說完,頭也不回地上了吉普車。

就這麼幹脆,決無討價還價的餘地。洪濤雖然用大胡子首長暫時鎮住了林大錘、武大為,可他倆還是不甘心,追了出去,對著正準備關車門的洪濤:“師長,求你再跟大胡子首長說說,我倆不去!行嗎?”

“嗎”字的話音還沒落,吉普車已經一溜煙地遠去了。林大錘像泄了氣的皮球,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剛來時的那股子勁兒,早已沒了蹤影。他望著手中那張委任狀,又望望蹲在他邊上用手捧著腦袋的武大為,氣得把那張委任狀揉成一團,狠狠地往地上摔去,過了好半天,他又把那團紙撿了起來,抹抹平,揣了起來。

夜色中的長春大街上,一輛黑色的雪佛蘭轎車正在艱難地駛著,司機憑著熟練的駕駛技術,好不容易繞開路障和死屍,緩緩地停在一幢小樓前,從門的右側掛著的木牌上可知這裏是:新七軍軍需處。司機等車停穩後,跑到車的右側,拉開車門,然後又用手搭在車門的上沿,從車裏慢騰騰邁出一個戴墨鏡的軍官。他剛剛在軍部參加了一個團以上軍官的緊急會議。

他叫什麼,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打他記事起,就沒見過自己的父母。有人告訴他,他家住在王店鎮。父親姓王,抽大煙抽死了,兩個哥哥相繼送了人,他因為小,人家嫌不好養活,就沒人要。母親也顧不了他,就自顧自改嫁了。家中他排行老三,於是“王三”就成了他的名。這王三命還挺大,吃著百家飯長到了十幾歲。他沒了父母,又在人渣堆裏混,結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狐朋狗友。很快王三就成了他們的頭兒。他為人歹毒,屁點兒大的事,他也敢下狠茬子。誰要和他意見不合,輕則打你個缺胳膊斷腿,重則非要置你於死地。於是江湖上便送他外號“王老虎”。終於有一天,王老虎糾集了一幫弟兄,上了龍脈縣外的龍脈山,占山為王。這幫人從此有了自己的窩。他們打家劫舍、攔路搶劫,隊伍日漸擴大,山寨日漸殷實,可王老虎卻並不痛快。這些年王老虎除了搶劫錢財,搶到的更多的是糧食。吃不了要壞,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突然,有一天,山寨裏來了個算卦先生,居然一卦就算出了他的這點兒心事,這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天就拜算卦先生為師,留在山寨住了半個多月。在算卦先生的指點下,王老虎在龍脈縣開了個“王記糧點”。原來,這龍脈縣水陸交通便利,自打明朝起,這裏就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糧食集散中心,商賈雲集。但是這些年,由於戰爭,再加上土匪的為非作歹,這裏的糧食買賣遠不如從前。說來也怪,自從王老虎把大本營從山寨搬到縣城,開始搗騰糧食買賣,龍脈縣的糧市又逐漸興旺起來。不久,他的兩個拜把子兄弟見他買賣做大了,都來投奔他,有了這弟兄倆的幫襯,王老虎更是如虎添翼。哥仨在龍脈縣狼狽為奸,胡作非為。他們欺行霸市、殺人越貨、強買強賣,很快就坐上了龍脈縣糧商的頭把交椅,人稱“龍脈三虎”。老二,江湖綽號“楞子”;老三,江湖綽號“流子”,正好三人都姓王。王老虎在上,接下來就改稱“二虎”、“三虎”了。這三兄弟,在龍脈縣,臭名遠揚。隻要你吃糧,就沒有不受這三隻老虎欺負的。所以,背地裏人們對這三隻虎,恨得牙根疼。後來,算卦先生又來了幾次糧店,這三隻虎突然在這龍脈縣城一下子消失了,據說是跟上了國民黨當大官去了。龍脈縣人彈冠相慶,但是,誰也說不上這哥仨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