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戰線平穩讓馬士英如釋重負,孫傳庭意猶未盡,多爾袞長出口氣,但有個家夥就沒那麼輕鬆了。這家夥是誰?自然就是蝸在成都的吳三桂。
這些日子裏,吳三桂悲哀的,隨著戰事中廣武軍如潮的攻勢,孫傳庭孫大人對於談判的興趣越來越淡,最近似乎已經到了可有可無的程度。自從漢中陷落,那些說客陡然玩兒起了變臉,愣是從禮賢下士變成了桀驁不馴。讓吳三桂惱怒的是,他已經過了最佳的出兵時機,此時再出兵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漢中的陷落,徹底切斷了他與滿清之間的一切聯係。再加上因為他猶豫不決導致如今局麵從而引起中下層關寧軍的不滿,這些日子以來吳三桂簡直就是如坐針氈。然後吳三桂真的果敢了一回!這一回讓半個地球為之目瞪口呆!
公元1649年1月6日,吳三桂於成都集合所部近三萬兵馬,征發民夫無數。與大校場前聲淚俱下宣讀認罪歸附書。言稱:‘罪將本明之重鎮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於將軍,可謂甚厚。詎意國遭不造,闖賊肆惡,突入我京城,殄滅我社稷,逼死我先帝,殺戮我人民。將軍誌興楚國,飲泣秦庭,縞素誓師,提兵問罪,當日之本衷,原未泯也。’
‘奈何憑借虜清,狐假虎威,外施複仇之虛名……福王迎立,第思高皇帝櫛風沐雨之天下,天佑大明中興。內有馬公、孫公殫精竭慮,外有奧援不絕……將軍自以為智,而適成其愚;自以為厚,而反黨其薄。奕而後,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人也!’
‘……今罪將盼重附大明,不期王侯將相,但求為漢家一小民……為表赤誠之心,罪將兵出金川,誓為大明拓土三千裏……倘得與太平草木,同霑雨露於聖朝!’
聲淚俱下,中間昏厥三回,吳三桂總算讀完了。之後這家夥大手一揮,當先一騎領著三萬關寧軍兵出成都,直撲小金川。小金川在哪兒?那可是青藏地界!
等這份文書兩天後以電報的形式明發天下,半個地球都目瞪口呆。好家夥,吳三桂真絕啊。你不是不打算讓我投降麼?那我幹脆領著部隊跑路,滿清惹不起,大明更惹不起,咱們去青藏那邊溜達溜達。還可以美其名曰,為大明拓土三千裏。以大明那些官僚愛麵子的性情,這下總不好意思追擊了吧?無網不少字
7拓土三千裏
7拓土三千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