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拓土三千裏(1 / 2)

7拓土三千裏

當推移到1649年1月的時候,從上海乘船出發的近兩萬白杆兵抵達了仁川。這些天生的山地步兵將會在仁川接受短暫的澳式軍事訓練,配發澳洲武器,然後以朝鮮北部為依托,朝著遼西做出威逼姿態。這會讓聯合參謀部的計劃變得更靈活,目前主流的登陸策略已經從金州灣變成了塘沽口。

很顯然,領軍作戰的傅白塵中將試圖將澳洲陸軍的角色從看客變成真正意義上的主角。澳洲國會對此很憂心,保守派占據絕大多數的國會認為,傅白塵中將的極端民族主義思維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對戰局的把握能力,損害到了澳洲利益。為大明盟友提供一定的支援,這一點誰都不會反對。但為了大明而讓澳洲傾家蕩產,憑?澳洲為南明做的已經足夠多了,南明政府不可能永遠像個孩子一樣需要澳洲的看護才能存在。澳洲需要的是一個能有效控製疆域,鎮壓域內反抗勢力,親善澳洲的大明。而不是一個植物人一般,處處都需要澳洲出麵的大明!

所以國會迅速做出了決議,總理兼三軍總司令親自下令傅白塵……鑒於北中國戰局尚處於僵持階段,大明主攻之東線未動,派遣軍此時介入戰局並不恰當……”

特戰部隊司令長官張力平少將的私人電報中也略略提醒……弟處朝鮮之遠,當戒驕戒躁,萬事以澳洲利益為本……”

於是乎,熱鬧的朝鮮半島陡然便沉寂了下來。派遣軍似乎打算把仁川修成一個永久的軍事基地——事實也差不多,根據兩國協議,朝鮮劃出四十平方公裏的區域作為澳洲軍事基地,時效九十九年——從上海、北海道乃至澳洲本土而來的艦艇,源源不絕的將物資傾瀉在正在修建的仁川碼頭。

而澳洲派遣軍的沉寂,也讓整個南京鬆了口氣。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不可思議?不論是以馬士英為代表的執政黨,還是複社在野黨,他們都很清楚大明現階段的國力是個水平。所以他們一早就清楚,這一場北伐,如果沒有澳洲人的援手,那最終就會變成一場徒勞無益空、耗國力的笑話!所以他們需要澳洲援手,但這不等於他們樂意看著澳洲人變成這場戰爭的主角。

好端端的北伐,主角明軍雷聲大雨點小,主要工作都讓幫手澳洲人給完成了,這叫事兒?年輕的複社會覺著很丟臉,而老辣的馬士英則會進退失措。畢竟,老馬北伐的本意,可是為了統一大明。至於能不能滅掉滿清,根本不在老馬的考慮當中。

瞧著澳洲人在極端的內輕而易舉的將兵力投擲在了滿清的腹背,除了驚歎於澳洲人越來越誇張的投運能力,老馬不得不開始加快的腳步。於是乎西線戰局開始平穩下來。占據漢中之後的十天裏,孫傳庭開始了極其冒險的追擊行動。無後方保障,無補給安全。心急的孫傳庭似乎想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消滅多爾袞。

而多爾袞顯然明白孫傳庭想的是,所以兩白旗連續逃竄極力避戰。迫不得已,會瘦身丟出一些誘餌。這種攻擊在數日前不得不停下來,然後廣武軍開始緩慢有序地朝著漢中方向收縮,從進攻姿態轉而進入防禦姿態。原因很簡單,糧食的也就罷了,廣武軍的彈藥儲存量已經到了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憂心的後勤軍官寫給南京的電文中表示,如果再遭遇一次漢中戰役,很可能戰事進行到一半,廣武軍就不得不提著變成燒火棍的步槍與韃子搏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