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他無可奈何地回答,“我這就派人去請。”
“這副金鐲子我不要。”萬老太太笑著說,“你最好拿它送給你舅母。”
杜月笙懂得他姑母的意思,說:“鐲子你還是收下,舅母和阿姨,我自會再準備一份。”
萬老太太長長地噓一口氣,她很感安慰,因為在她想來杜月笙終於有了出息了,不管怎樣,在她的心目中親戚總是親戚,俗話說得好,“皇帝還有草鞋親”呢。
在同孚裏,黃金榮撥出了一套房子給杜月笙,又為他置辦家具,定做衣服。杜月笙成家,辦喜事,由於他平時人緣好,心腸熱,自黃金榮、林桂生以下許多朋友都自動地跑來幫忙。林桂生為杜月笙所做的安排全辦到了,黃金榮親自出馬擔任大媒,又親自到沈家去提親。
沈老太太非常高興,認為杜月笙是一位乘龍快婿,身價夠,家當足,一切事情都好商量,但是,她冷不丁地對黃大媒人提出了一個要求:“我要跟女兒過來,住在女婿家,由女婿為我養老送終。”
黃金榮一聽,心想杜月笙住的還是我的房子呢!但他還是代表杜月笙欣然應允。後來,沈老太太又兩次修正自己嫁女所提的條件,沈月英有兩位親戚,年長的叫焦文彬,還有一個小男孩華巧生,都想跟過來找碗飯吃。這一點,杜月笙也答應了。因為他成家伊始,家裏麵正需要人,於是,他分派焦文彬給他管賬,華巧生當一名小聽差。
一切談妥後,沈老太太怕杜月笙反悔似的,連連催著女兒和杜月笙當夜約會。沒幾天婚禮就舉行了。
杜月笙和沈月英舉行婚禮雖然規模不大,卻很熱鬧。迎親行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頂寧波龍鳳花轎,那是花了大價錢租來的,花轎抬進同孚裏,歡聲載道,爆竹喧天。
喜筵設在同孚裏,吃的是流水席,那就是說,客人湊齊一桌便開,吃完了就走,如此周而複始,川流不息。杜月笙這次婚禮開銷很可觀,浦東來的親眷住在房裏,酒席整整吃了10天。10天後,一個個高高興興地辭別回鄉。
在林桂生的資助下,杜月笙每家奉敬20塊大洋的旅費,因此無論娘舅、阿姨和姑母,人人都覺得稱心滿意。
沈月英是蘇州南橋人,天生的美人胚子,秀發如雲,長眉入鬢。結婚之後小兩口十分恩愛,家務事外有焦文彬當賬房,內有沈老太太操持,因此她也不必費什麼心。於是人們都說:“杜月笙真是應了黃太太的那句話,‘成家立業。’”
成家後的杜月笙,事業一天天地發達,收入一天天地增多,新建立的杜家,就已經有了欣欣向榮的興隆氣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