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路軍潘美的部隊,宋太宗還布置了另一個政治任務:掩護寰、朔、雲、應四州的居民遷至內地,這使西部軍撤退緩慢。其他路的軍隊都迅速撤離,唯有西路軍成了遼軍的重點攻打對象。副將楊業見形勢已定,不讚成硬拚,決定把民眾遷到石碣穀(今山西朔州南),再派上千名弓弩手埋伏在穀口,用騎兵在中路聲援,就可以完成移民的任務。沒想到遭到了都監王的猜疑和嘲諷。為了證明自己對大宋的忠貞,他立刻率軍北上。當天在狼牙村裏,楊業率領自己的部下血戰,直到支持不住的時候,他才邊戰邊撤,把耶律斜軫引向陳家穀(今山西寧武北)。沒想到陳家穀卻空無一人,潘美和王答應的援兵居然遲遲未到。一代忠良最終拚死在戰場上。
雍熙北伐失敗後,北宋從此委靡不振,不敢再出兵北上。這一場戰役,決定了北宋王朝一世的命運。
【酷評】
曆史上經常有皇帝“遙控作戰”的例子。這種事情,勝了是僥幸,敗了是常態,歸根到底都是因為他們太自負了。宋朝開國的兩位皇帝都是行伍出身,曆經戰火洗禮,打起仗來確實有兩把刷子。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使得他們逐漸產生了這樣一個觀念:隻有自己才真正會打仗,其他將領都不靠譜。因此,他們總喜歡對手下指手畫腳,久而久之,下麵也就真的長不出“大將”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犯和宋太宗同樣的錯誤,認為自己樣樣都行,對別人指手畫腳,甚至索性一個人把擔子全挑了,替別人代勞。而到頭來,隻能是自己忙手忙腳,累得像陀螺,還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別人不但不會感激你,還可能埋怨你。
§§§第五節茶販子幹革命
王小波出生在青城縣的一個農民家庭裏,小的時候由於父親是茶商,生活很富裕,十八歲那年就娶了李氏為妻,生活一直美滿幸福。後來他和自己妻子的弟弟李順合夥經商,販賣茶葉謀生。蜀地乃天府之國,五代時期沒有遭受長期戰爭的破壞,所以在後蜀時期國庫豐盈、物資豐厚。後來宋太祖趙匡胤攻滅後蜀,見蜀國物產豐富,就縱容官兵們在成都一帶瘋狂搶掠,把後蜀大量的財富運到京城,歸為國有。這樣就激起了川蜀地區老百姓的極大憤恨。
到了宋太宗時期,朝廷對後蜀地區的統治更加嚴苛。朝廷在後蜀設立衙門,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地方官員壟斷買賣,逼垮吞並小本生意。蜀地盛產的茶葉、絲帛等都被官方壟斷經營。一些大地主、大商人趁機投機倒把,賤買貴賣,致使許多小本生意紛紛破產,蜀地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再加上統治者縱容大地主大量地兼並土地,土地迅速集中在少數人手裏,農民的土地越來越少。特別是四川境內,絕大多數的土地都歸富豪所有,大多數老百姓非常貧窮。
雍熙北伐失敗後,宋朝一蹶不振,經濟、政治都處於低迷狀態。由於耗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政府對各地的經濟更是嚴格控製,並大肆掠奪老百姓的財富。社會上的窮人越來越多,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日積月累,國內的局勢開始發生動蕩。
王小波和李順的生意也因為官府的壟斷而破產,於是兩家便斷了生路。眼看著一家人挨餓受凍,王小波心急如焚。為了擺脫困境,王小波決定起義。他看過記載農民起義的史書,覺得隻要反抗朝廷就有可能改變貧富差距。於是他找到李順商議,得到了他的支持。
公元993年,王小波聚集了一百多個茶農和貧民,跟他們說:“當今朝廷壟斷了我們與少數民族地區的茶路,又奪走了屬於我們的土地,把我們逼上絕路,而富豪們卻越來越富有,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李順接著說:“朝廷逼得我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但官府的人卻富得流油。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們應該消滅這種不平均的現象,我們要人人平等!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商量這事兒。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去反抗官府的黑暗統治!你們覺得怎麼樣?”這些茶農和貧民受夠了官府、富豪們的剝削和壓榨,於是無不熱烈擁護參與。王小波發動起義的事迅速傳開了,各地的貧農紛紛來參加王小波的起義軍,不出十天,就聚集了幾萬人,隊伍很快壯大了起來。
王小波有了自己的隊伍以後,於公元993年五月開始向朝廷宣戰。他先率領隊伍攻下青城,參加起義軍的人數又迅速擴增。接著他又乘勝攻打彭山。彭山縣令齊元振是一個刁鑽狠毒的大貪官,搜刮民脂民膏很厲害,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王小波知道貧民對他的怨恨最深,於是派足兵力攻打彭山。在彭山百姓的配合下,起義軍很快占領了縣城,把大貪官齊元振殺死。王小波把貪官汙吏從百姓那裏搜刮得來的錢財,全部分給當地的貧苦百姓,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擁護和愛戴。
接著王小波又帶兵北上,向江原(今重慶東南)發起了進攻。駐守江原的宋將張拚命反擊,雙方在江原城外展開了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