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慶幸的是,我爸得的是甲狀腺癌,本身是癌症裏比較輕的一種,而我爸的腫瘤又是甲狀腺癌症裏最輕的一種,手術後到現在將近20年,堅持運動,放寬心態,身體恢複的很不錯。
再就是在感情方麵,真的為我操碎了心。我媽太了解我對感情的認真,太害怕我受到傷害。後期我穩定下來和她冷靜的說明和孫牟分手以及簡單的經過時,她心疼我的難過。並和我說
“你做的對,寶貝女兒。媽媽也很欣賞你,理性了很多!一段無望的感情。可能當時有些激情和熱度。可是過了激情期。剩下的隻有疲憊和傷感。其實我們隻需心平氣和,心靜如水的,很現實的尋找和期待一個伴侶。如果35歲之前仍然沒有出現。那麼我們也不必急躁和焦慮。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堅定過好自己的人生。因為人歲數越大。尋找適合自己的伴侶的機會就越少,而自己的境界和奢望會逐漸提高。寧缺毋濫,不湊合。這也是媽媽的觀點和主張。做最優秀的自己。媽媽永遠愛你呀。”
“人都有性格上的欠卻和薄弱之處,我們都不是冷漠和心很之人,所以容易感動和受傷,但是得想方設法愛自己啊,別過多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
“我還知道你是愛媽媽的就像我愛你一樣,這就是我們彼此的力量。”
人人都說當了媽之後才能切身體會到母親的偉大。雖然我還沒有到當媽的階段,但是我知道她的偉大,說白了打從有了我開始,我媽的重心就越來越偏向於我,在初期就已經超越了自己,到現在可以說是為了我在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情緒,她想的是,如果我孤獨終老,那麼她多活一年,就能多陪我一年。
在吃的方麵她從來沒有讓我受過委屈,甚至擔心我身高,智力發育等問題,買過好幾年的生命一號,蓋中蓋,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等,可她對自己很節儉。我一直認為家庭氛圍及父母的身體力行是影響子女三觀的第一影響要素。所以我也傳承了我娘親的優良品德:誰有不如自己有,錢在自己手裏才是王道。絕不向別人借錢,包括行用卡,花唄等等,不然自己都會有負債的心理負擔,但是也不願意借錢給別人,畢竟是自己辛辛苦苦一分一毛存在來的,怎能不心疼。而且在“錢”的問題是,能值得信任的人那就跟熊貓一樣的稀有程度。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意識。
我爸呢,不善言辭。而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屬於那種有事給媽媽打電話,而給爸打電話的情況基本上會是我媽沒有接電話,第一句就是“爸?我媽呢?”而成人之後,有些心事啊困擾啊,和媽溝通起來比較方便,畢竟都是女人嘛,心理相同容易互相理解。小時候惹我媽生氣我爸就會教育我,而我媽又怕我爸生氣動手就又去教育他。生病之後我爸的心態發生的改變,不像年輕時那麼出力掙錢。穩定的工作下他更注重於運動來保持健康的身體。但是心態還是不行,這點我隨我爸,性子急且“一身正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自己又容易情緒化、氣性大的那種。在他眼裏我永遠都是個孩子,30多歲的我有一階段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趨於崩潰,實在沒憋住跟我爸抱怨。他出謀劃策後跟我說,老閨女你要記住,爸媽永遠是你的後盾。當時我一個沒忍住,嚎啕大哭,是啊,哪怕我七老八十了在他們眼裏,我永遠是個沒長大的孩子,隻要他們在,就會盡全力去保護我周全。
到現在,關於我婚姻的問題他們都已經看開了。如果能找到門當戶對,對我好的人那再好不過。如果隻為了迎合世俗流程去將就,委屈求全,還不如自己好好生活。拿我媽的話來說,就我這敏感多疑,不想讓別人說“不”的性格,若找不到一個絕對“忍讓”我的人,結了婚也得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