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了到現在都時常聯係的朋友,雖然吃過虧但是也得到過很多國人,日本人的幫助,也為我現在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你眼裏的世界,是自己看到的,經曆的,不斷的去看,去經曆,眼裏的世界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廣闊。
但我最早得掙錢經曆是在高考之後的那年暑假。
其他地方不太清楚,高考之後的暑假長達兩個多月,即便是考的好,天天在家吃喝玩樂也不是回事兒,更何況我這種考的很一般的,又想多些零花錢的孩子,是一定要珍惜這種機會闖出一番“天地”的。
但人多肉少,能招暑期工的商鋪屈指可數,且基本上都是夜間大排檔。(那個年代智能手機都不能算普及,我們是一家家店鋪的問,尋找賺錢的機會)當時覺得煙熏火燎,喝酒劃拳的這種場合多多少少有點安全隱患,出於對自己的保護,我放棄了托盤小妹的工作,選擇了近海鮮加工冷庫扒蜆子黃。
這個工種該怎麼解釋呢,大家吃沒吃過蜆子幹?就是那種包裝好的速食或者零食幹貨?就是把新鮮的蜆子裏的黃擠幹淨。這活是按斤結算的,二十斤處理好的蜆子我記得是十五還是十塊來著,反正不高。因為他檢查的特別嚴格,你扒的小蜆子必須幹幹淨淨接近於全透明的狀態才能達到標準。蜆子需要在冷水裏保持它的肉質鮮美,整個冷庫的氣溫也是相當低,所以需要備著棉衣水鞋以及防水的圍裙來上班。好在這個工作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埋頭苦幹總會有彙報,每天時常不一定,有貨來了我們才有得做,大概一周吧,我好像掙了一百多點點。
至於我為什麼隻有一周,那是因為本人時來運轉!高中同學給我 打電話,說有事想求我,她說這話之前我心裏是恐懼的,我特別怕這種未知的東西。結果,她說她她找到了一份冷飲店的兼職,但母親不允許她曆練,想問問我能不能去代替她,一個月700塊!700塊啊!冷飲店!!那可算是高級消費場所了,不用風吹日曬,不用起早貪黑,這好像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類似於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樂顛顛的我就去了。
當年的冷飲店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比較高端,不像現在的奶茶店這樣普及,是小資標準的,所以客流量很少,小情侶來的比較多。我的工作就是從冰淇淋桶裏挖冰淇淋球,客人離店後再把器皿收回來洗好。老板是外地人,老婆孩子都在老家,我成手後他基本就不坐店了,那年也是我吃冰淇淋最多的一年了。。。
人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經曆有著分不開的關係。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得到了父母所有的關懷和愛,20歲前我是任性的,不允許別人說自己一個不字,稍微不符合我的意願我就會立即顯現,不給任何人情麵,毫無掩飾的發泄自己的情緒。而經曆了出國的幾年已經各種工作經曆,被各種現實打臉的我在別人眼裏:愛笑,隨和,溫柔。
是呀,這些便簽完美的貼合在我的臉上。而無數次我摘下標簽看著真實的自己:敏感,多疑,矛盾,猶豫。努力消化著惡麵情緒,但達到負值頂峰最終心態崩潰,埋進被子裏歇斯底裏的哭泣。
我不斷嚐試接受原本的自己,人這一生關於你的風景完全是由你掌控。總有按自己的心意去瀟灑的活。當然對於我而言,達到這個心態還是需要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