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黃權即日領兵出發進入宛城,而劉備也和魏延聚兵一處,緩緩趕來。黃權在城頭遠遠看到劉備和魏延帶著軍隊緩緩接近。果如黃權所料,除了將領,副將和探馬,敵軍是沒有騎兵的。
“傳我命令,馬岱,郭汜引騎兵衝鋒,張繡用步兵掩護,衝鋒!”黃權用堅決的口吻下令道。
“諾!”三人應道,隨即領騎兵步兵出城迎敵,一路衝向遠處的劉備軍。
劉備剛要下令紮營,卻看到遠方一條黑線,卷起地上沙土直衝向他們的位置,他大驚道:“他們這是要直接衝陣嗎?”
徐庶道:“我猜他們已經料定我軍雖然有龐大的數目,那兩萬荊州兵卻是烏合之眾,認為我軍必被他們衝散。
主公,你從汝南帶來的兵雖然戰鬥力不錯,卻都是步兵,現在隻能讓荊州兵以弓箭掩護,我們撤退紮營了。”
“弓箭掩護,眾軍隨我撤退!”劉備喝道。荊州兵見敵軍迅速衝來,竟連弓箭都拿不穩,有些箭射了不到十步就插在地上。有些則仰角太大,被風一吹就失了勁道,如一片葉子一樣無力地落下。
結果,秦軍鐵騎和步兵雖有死傷,也並不算大,反倒鐵騎衝入劉備軍中,宛若一絞肉機一般,荊州兵頓時潰退下來。
卻隻見一紅臉將軍大喊道:“大戟兵隨我殿後,全軍撤退!”說著,帶著親兵衝上前去,他帶領著士兵用血肉擋下了秦軍鐵騎的馬蹄,使大部隊能夠撤退,損失也小了很多。
還未攻城,劉備就先敗一陣,隻得在後方紮營。卻聽張飛大罵道:“劉景升這幫熊兵,連箭都射不好,真不知道那劉景升養這麼多飯桶幹嘛。”
“好了,三弟。”劉備心中也是煩躁,他又問徐庶道:“軍師,看這些荊州兵與秦軍一戰即潰,劉景升讓我們拿下宛城,恐怕是做不到了,隻是——”
徐庶歎道:“城外交戰已是如此,更何況攻城了。還請主公深明大義,不要強攻。庶有一計,可利用秦軍將領的驕傲,小敗敵軍一陣。”
劉備眼前一亮道:“願聞其詳。”
隨後的幾天,劉備堅守大營不出,隨後便燒營後撤。郭汜自認為劉備是怕了自己,便要出兵追殺,可馬岱勸道:“劉備軍雖敗,但其中恐怕有詐,我們貿然追殺,恐怕中伏。”
“伏兵?他們哪有時間設伏?趁我們沒把他的營圍起來,就趕緊燒了撤退!這功我是要定了,你要是怕,就別去。那黃權也是,過於謹慎了。”說罷,他擅自率兵前去追殺。
馬岱心中有惑,便去軍營中找到了黃權說明情況。
“郭汜萬不該如此!”一向沉穩的黃權竟拍案而起,劉備握著劉景升的軍隊,就算他打不過也不敢輕易撤兵,他立刻道:“馬岱,你立刻引一軍追上他。郭汜定會中伏,你現在快引大軍追上郭汜,反殺向伏兵,再敗劉備一陣。”
“諾!”
結果正如黃權所料,郭汜中了劉備的伏兵,被殺敗。馬岱卻帶兵及時趕到,劉備軍與秦軍硬拚不過,伏兵盡被破,劉備立刻下令收兵,到頭來兩方拚了個不分勝負。不過對劉備來說,能拚個平手就是非常好的消息了。
戰後,魏延將戰報報告給劉表。因為先潰敗的都是劉表的軍隊,所以劉表並沒有追究劉備的責任。劉備本來也不認為他能拿下宛城,劉表不責備他不攻而退,已經算是勝利了。
劉備宴請徐庶道:“此次若非有先生在身邊提醒,備早就慘敗而回了。”
可徐庶的表情卻並不算高興,他嚴肅道:“主公,秦公有四州之地,手下人才濟濟。庶雖有些才學,但比之王也,賈詡尚有不及。主公若要光複漢室,必得才能在我之上的經天緯地之才。”
劉備問道:“有何人比先生還要賢能?”
“我師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鳳雛名龐統,字士元,聽說他去投了曹操。這臥龍名諸葛亮,字孔明。隱居在襄陽城外二十裏的臥龍崗中。
他這人抬頭能知天文,低頭能察地理,見麵能知人心。此人之智,必知劉表不可輔佐,他之所以至今不出,卻是在等主公您去請啊。隻要主公欲成就大業的心意足夠,他必會出山輔佐。”
劉備麵露喜色,道:“好,那我明天就啟程,去請那臥龍先生。”
劉備決定去請諸葛亮,而董凡也在府邸收到了黃權的戰報。收了益州後,軍事上多有下屬去做,他這個主公卻是清閑了許多,於是他便經常在家裏陪兩位愛妻。
蔡琰撫著琴,喬雨則坐在院子中的花園裏賞花。董凡在長安的府邸由他少年生活的院子擴建而來,特意按照洛陽蔡府打造了一片花園,當年與董雨王也種的竹林也完好無損地保存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