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進攻四平!”這是杜聿明到東北後下的第一道命令。
軍令如山倒。何況是杜聿明的軍令!國民黨軍各部不敢怠慢,全力前進。4月18日,新1軍率先到了四平的西郊。
四平城內外的戰火一觸即發。
林彪站在四平城頭,舉起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敵人的部署,不禁眉頭越皺越緊。雖然已調集梁興初、黃克誠、萬毅等向四平靠攏,但他仍覺得實力不足。走下城頭,林彪隻扔下一句:“急電長春部隊南下增援。”
這個時候,陳明仁率領的第71軍與由鄭洞國暫時指揮的新1軍已從西麵和南麵兩側對四平形成了半月形包圍圈。
陳明仁因第71軍已遭到林彪重創,不敢分散,一直緊跟在新1軍左右。而新1軍由於前一陣一直由東北保安副司令梁華盛指揮,連遭民主聯軍打擊後,杜聿明對這個“王牌軍”的表現極為不滿。此時,原軍長孫立人在英國尚未回來,杜聿明撤換梁華盛後,決定暫將該軍交給鄭洞國指揮。鄭洞國接手後,正想憑借這支裝備精良的部隊一展自己的雄風。所以,在杜聿明要求力克四平的命令下達後,新1軍進攻速度最快。
4月18日,鄭洞國令新1軍的新30師、新38師和第50師輪番轟炸四平外圍的民主聯軍陣地。在飛機、坦克支援下,國民黨軍首先對四平南郊展開重擊。
炮彈如冰雹一樣落在民主聯軍的陣地上,平均每分鍾30多發,各種工事塹壕瞬間被夷為平地。到處彈痕累累,每五六米就有一個彈坑。國民黨步兵緊跟其後,潮水一般衝入民主聯軍的陣地縱深之處,雖然各部民主聯軍奮力抵抗,但仍是處於下風。
到21日,新38師突然離開南郊,轉而向四平西北的三道林子北山方向迂回,企圖占領北山製高點,與新30師形成南北夾攻之勢。
“必須死守三道林子!”林彪命令,“附近部隊立即增援,丟了三道林子等於丟了四平。”原來這三道林子距四平城的中心四平街隻有1公裏,在地勢上居高臨下,可俯瞰大半個四平城,是關係到整個四平城安危的重要支撐點,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一個要攻,一個要守,三道林子立即成了四平之戰的新焦點。雙方兵力潮水一樣迅速向三道林子湧去。槍炮聲如暴風驟雨一般又急又密,山坡上的大小樹木跳動著烈焰,嘎嘎作響。新38師連續四次衝鋒,不到半天就搶去了民主聯軍的一塊陣地。
守衛在這裏的民主聯軍保1團知道此地關乎大局,以死力奪。犧牲一批,衝上一批,鮮血將山坡上的黑土染成一片殷紅,終於奪回了失地。
危急關頭,長春來的援軍到了。楊國夫帶著第7師趕在了第一批,見了林彪,林彪隻說了4個字:“立即戰鬥!”
楊國夫轉身就衝到三道林子最前線去了。
北線槍聲不斷,南線更是炮火隆隆。新1軍第50師於20日起狂擊民主聯軍萬毅縱隊的第56團,與北線遙相呼應,在猛烈的炮火配合下,突破了56團的鴨湖泡陣地,直攻泊羅林子。
林彪立即調動剛剛趕來的王東保第7旅所屬的21團前往支援。保1團的一部也速來救急。但敵50師炮火凶猛,民主聯軍被迫後撤到下一道防線。
從4月18日至26日這短短的9天時間裏,國民黨新1軍先後向四平南郊、西郊、西北及東南各處陣地發起無數次進攻,雙方你來我往,進進退退。陣地上已是屍積如山,卻都沒有大的進展。此時,雙方皆有筋疲力盡之象,故轉而開始大修工事,進入對峙階段。
這是慘烈無比的一仗,國民黨軍受到重創,民主聯軍同樣也元氣大傷。
時遠時近、時疏時密的槍聲仍在陣陣傳來。如血的殘陽鋪在如鐵的陣地上,滿麵煙塵的民主聯軍戰士靜靜地守在戰壕裏,準備著新一輪的廝殺。傷員越來越多,彈藥越來越少。然而,這場戰鬥卻遠遠沒有結束。
黃克誠在戰壕裏走來走去,眼泛紅光,他眼睜睜地看著身經百戰的紅軍老戰士一個個倒入血泊中,急得連連跺腳:不能再這樣打了,排一級的幹部在短短9天內換了好幾批,戰前的排以下幹部幾乎全部陣亡了。他急匆匆地給林彪發了一封電報:四平城丟了,可以再來奪取嘛;可我們的骨幹力量倒下了,卻再也起不來了啊。難道我們一定要拚光我們的所有主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