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化四平為馬德裏(1)(2 / 3)

4月8日夜晚,民主聯軍集中12個團,向已深人到興隆泉、柳條溝、興隆嶺的敵新38師猛烈進擊,戰鬥打了一夜,殲敵4個整連。同時,我7旅一部在朝陽堡攻擊敵新50師1個團,殲其一部。兩次戰鬥共殲敵1,200餘人,俘敵營長以下350人,敵新1軍遭到重創後,梁華盛向他的上司鄭洞國報告:要我4月8日占領四平街是根本行不通的,“越前進越感到兵力不足”,請求援兵鞏固我側翼安全。

就在這時,敵新1軍第50師向泉頭車站猛烈攻擊,遭到我第7旅的頑強阻擊,連攻7天7夜未能得手,8日晚又遭我第7旅連續反擊,傷亡慘重,不得不停下來在我外圍陣地構築工事,形成對第7旅半圓形包圍態勢。4月11日,敵新50師兵分5路,每路以1個營兵力,在猛烈炮火掩護下發起強攻。我第20團頑強抗擊敵人,他們在泉頭車站完成守備任務後,堅決阻擊新50師並削弱其銳氣,傍晚時分主動撤離泉頭陣地,按預定計劃向北轉移,另以第19團在紅牛哨以南沿線阻擊國民黨軍進攻。

就在兩軍交戰血火相拚的4月13日,中共中央致電林彪、彭真指出:馬歇爾已於12日動身來華。馬到華後東北可能停戰,我方必於數日內盡力攻奪四平、本溪以利談判……

林彪接到電報後,按中央指示立即對堅守四平、本溪做了更加嚴密的防禦部署。

而在敵新1軍沿中長路向四平以南進攻的同時,其北犯的敵第71軍第87、第91師,企圖繞道八麵城迂回四平。71軍的裝備在國民黨軍中也屬上乘。然而,民主聯軍已在此張開了“口袋”。4月9日,林彪令獨立旅第3團與配屬的第13團及1個大隊從康平迅速趕往金家屯截擊。10日,殲其230人。然後,獨立旅第3團、第24旅第70團等部隊,沿金家屯以北公路節節抗擊,誘敵深入。11日,第10旅和獨立旅特務1團投入戰鬥,獨立旅第3團則迂回敵後,東北民主聯軍主力在興隆泉殲滅敵新38師一部後,已在大窪、金山堡一帶設伏待敵。

4月15日,國民黨第71軍87師一部行進至大窪的金山堡、秦家窩棚地區,中了民主聯軍的化裝埋伏,未及發揮美式裝備的威力,就被民主聯軍繳械。緊接著,民主聯軍第1師,第3師的第10旅、第8旅、萬毅縱隊3個團、獨立旅第3團,遼西工人教導團等14個團的兵力,向敵第87師展開猛攻。經過一夜激戰,第87師大部被殲。增援來的敵91師一部被獨立旅第3團等部擊潰。此役,殲滅敵71軍4,400餘人,繳獲汽車30餘輛,各種火炮31門,機槍136挺,步槍1,241支及大量軍用物資。

這次戰鬥,是民主聯軍後退條件下打的又一個勝仗,是運動中殲敵的典型戰例。在作戰中,林彪的戰術原則“一點兩麵”戰術得到了充分運用。此戰傷亡少,繳獲大,部隊受到林彪的通令嘉獎。

大窪、金山堡戰鬥後,東北民主聯軍又於4月21日在四平西南的馬家店殲滅敵91師一個營。

正當上述地區國共雙方激戰正酣之時,蘇軍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和蘇軍總部已撤離長春市。蘇軍撤走之前,與東北局達成默契,要民主聯軍乘機進占長春,蘇軍還下令所有的工礦企業放假一周,並通知在長春的大批日僑待在家中不要外出。

長春到底占不占呢?在當時的情勢下,並不是一個簡單就能回答的問題,東北局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理所當然地要請示中共中央,而林彪和他的部隊對攻占長春也有不同的看法……

2,蔣介石大肆叫囂:不拿下四平,不商談和平

鑒於蔣介石繼續增兵東北的實際,林彪在4月11日致東北局和中共中央的電報中說:“我固守四平和奪取長春的可能性和東北和平迅速實現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的方針應以消滅敵人為主,而不是保衛城市,以免被迫作戰。”

毛澤東也於12日複電同意林彪這一意見。但是其間接到了周恩來從重慶的來電,報告了國民黨談判代表陳誠,改變了原來所堅持的東北不屬於和談範圍的態度,開始讚成東北停戰維持現狀的情況,建議我軍奪取長春以利於和談。對此,毛澤東又開始考慮能否攻占長春等大城市的問題。於是,他向林彪、彭真轉達了周恩來的電報,並詢問攻打長春、哈爾濱有無把握。

林彪和彭真領會了毛澤東的意圖,即於14日電示吉林軍區司令員周保中,對進攻長春市作了新的部署。

長春當時為偽滿洲國的政治、經濟中心。1946年1月,國民黨政府依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接管了長春,並將東北行營設於長春,委派大批官員到長春任職。同時還將冀東的原偽滿靖安軍鐵石部隊的薑鵬飛所部空運到長春。他們搜羅偽滿軍、警、憲、特及股匪,魚肉百姓,與進入東北的國民黨軍遙相呼應,不斷蠶食解放區,哈爾濱、齊齊哈爾也為敵偽盤踞,等待國民黨軍北上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