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戰場打得熱火朝天的8、9、10三個月,緬甸顯得相當平靜。
由於Y部隊投入作戰,改變了緬甸戰場局勢。大批日軍從緬甸吸引到滇西,盟軍獲得反擊的寶貴時機。曾經使丘吉爾和羅斯福食寢難安的英法爾會戰,於7月底以英軍勝利、日軍慘敗而告終。牟田口部隊在英軍有力反攻下,兵敗如山倒,翻越那拉山脈,向緬中潰逃。當時正值雨季,日軍在叢林中饑寒交迫,疾病流行,8萬日軍中有5萬人慘死在潰退路上。這正是前年孫立人部隊從緬甸敗向英法爾的路線。當年躺下中國軍隊屍體的叢林,現在成了侵略者的墳場。
日本人把英法爾戰敗稱為“世紀性悲劇”。
殲滅了凶悍的牟田口部隊,緬中自然清靜多了。
在緬北,X部隊8月初攻下密支那後,已是大雨淋漓季節。江河暴滿,遍地澤國。
大雨把戰火暫時熄滅了。
中國軍隊停止一切攻勢,就地休整。自從年初反攻野人山,官兵們在叢林裏不停頓地奔突,不間斷地戰鬥,七八個月了,戰袍需要修補,武器需要保養,體力需要恢複,隊伍需要整頓。他們該喘口氣了。
今年的雨季,雨量還是那麼充沛,雨點還像銅錢那麼大,雷電還像劍一樣,從天劈到地。但是,人們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
在密支那,在孟拱,從戰爭廢墟上搭起的帳篷城裏,中國官兵像豐收後的農夫,獵獲後的獵戶,不慌不忙地消化著已經到手的戰果。他們在清點虜獲、總結作戰經驗、評功評獎。當然,這個時候,又有一些美國兵,拿香煙、拿手表,兌換中國人手裏的日本戰刀、膏藥旗,或日軍別的什麼遺物。
慣於吃苦的中國兵們對夥食也比較地挑剔起來。這沒什麼可指責的。他們得抓緊補充營養,恢複體力。盟軍的供應是好的。但士兵們吃膩了餅幹罐頭。有人一聞見澳大利亞出產的牛排罐頭,或者美國罐裝香腸,就想吐。他們熱衷於進山打一隻山羊,下河炸幾條鯉魚,或者幹脆采些野菜,支起小鐵鍋,弄幾樣家常菜,調調胃口。
有什麼業餘愛好,盡管愛好就是了。打撲克、下象棋、聽京戲,有的帳篷裏還放著繳獲的日本留聲機,誰願意聽就聽。最熱鬧還是來了勞軍團的時候,吃的、喝的、玩的,全有。國內派來的勞軍團三天兩頭不斷線,走馬燈似的,前腳剛走,後腳又來。美國電影明星戰場慰問團還光顧過密支那呢!他們給士兵帶來歌聲,帶來歡樂,還帶來溫馨。運氣好點的士兵、被選出來當代表,被請到台上,美國女明星會給這位騎士獻上甜美的一吻。於是,全場歡聲雷動。不論吻的,被吻的,被別人代表他吻的,全都興奮不已。
雨季給中國官兵帶來的再不是饑餓、寒冷、疾病和愁苦,而是不盡的歡樂和希望。
望著漫天大雨,官兵們歡呼:來得更猛點吧,把鬼子的屍體漂得遠遠的,把鬼子的血汙洗得幹幹淨淨的,讓大地清清爽爽,讓叢林充滿生機。
望著閃閃雷電,官兵們呼喊:炸得更響點,劈得更低點,為我們劈出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