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石子》(2 / 3)

“可是我很舍不得離開您。”林建低著頭說。

“傻孩子,人生總會有分別的時刻。你要堅強勇敢一點,不要總是黏著我。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但我們的心還是相通的。等新學校建好了,你就可以回來了。”

聽了吳嬤的話,林建豁然開朗。他下定決心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去開拓自己的視野、結交更多的朋友。

搬遷的那一天,吳嬤特地來到學校送林建。她給林建準備了一個包裹,裏麵裝著一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她還叮囑林建要好好照顧自己,多跟同學交流、互相幫助。

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林建和吳嬤揮手告別了。他帶著吳嬤的祝福和期望,踏上了前往新學校的旅程。雖然路途較遠且交通不便,但林建還是滿懷信心地前往目的地。

在新的學校裏,林建被分到了四年級。這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並不多,隻有十幾個,但這裏的學習氛圍卻讓林建有些驚訝。每天早晨,學生們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站在操場上大聲朗讀語文課本,聲音響亮而整齊。

曹老師是這些學生的班主任,她擔任這個職務已經有一年了。她長得很漂亮,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眼睛大而有神。她總是穿著整潔的衣服,梳著整齊的發型,給人一種清新、幹淨的感覺。但是,有些學生對她並不是很滿意,因為她的教學水平比較平常,甚至有些人覺得她有點兒“笨”。

林建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曹老師的教學方式比較死板,不注重啟發學生思維,也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在林建看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符合教育理念的,也不符合自己的學習需求。但是,林建並沒有對曹老師產生任何不滿或者抵觸情緒,他覺得曹老師也是一個很努力的人,也許她需要一些幫助和指導,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於是,林建開始主動幫助曹老師。他會在課後幫老師收拾教室,把同學們的作業本整齊地擺放在書桌上,把黑板擦幹淨。他還會在課餘時間跟老師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體會,給老師提出一些更好的學習方法和建議。同時,林建也會跟同學們交流,鼓勵他們多跟老師溝通,多提意見和建議。

曹老師對林建的幫助和關心非常感激。她發現林建是一個很聰明、很有思想的學生,不僅學習上非常用功,而且還有著非常廣闊的知識麵和很高的思維水平。林建對曹老師的態度也非常誠懇、謙虛、有禮貌,這讓她非常喜歡他。

在林建的幫助下,曹老師的教學水平逐漸提高。她開始嚐試著用一些新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語文課上,她會通過讓同學們表演課本劇、分角色朗讀、寫小作文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方式不僅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培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除了教學之外,曹老師還非常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她認為一個人的品德比學習成績更為重要,因此她經常在班會上給學生們講一些有關道德、禮儀、行為習慣等方麵的知識。她還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們通過實際行動來感受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在這個過程中,林建也得到了很多啟發和收獲。他發現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不僅能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還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成長和收獲。他決定以後要多做一些這樣的事情,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在這半年裏,林建和曹老師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師徒情誼。同時,曹老師也看到了林建身上越來越多的優點和閃光點。她發現這個男孩不僅聰明、努力、有思想,還是一個非常有領導力和組織能力的人。他善於團結同學、化解矛盾、安排任務和計劃活動。這些優點讓曹老師覺得林建是一個非常值得培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