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許家又變寬敞的客廳裏,許爾辰和何軒把飯廳的餐桌搬移到了壁爐旁,用來擺放年夜飯豐富菜品。

早在大家慢慢適應氣候後,放置在客廳的大床早已搬回了臥室,除了金淼、許爾辰、何軒繼續鎮守客廳外,其餘人全各回各房了,客廳可見的寬闊了。

此刻,餐桌上琳琅滿目的菜品使人懷疑外麵冰天雪地是一場夢,在大家共同忙碌下,盛著豐盛食物的菜盤挨挨擠擠的擺滿了桌子,甚而其中混雜著不少綠色。

這些綠色就要感謝金晶姐妹對陽台種植棚的努力了,雖然培養天台大棚裏的土壤失敗了,但金晶沒有執著於死磕這些土壤,悄咪咪找許依依要了黑土,背著妹妹全部換上,再利用補光燈、柴火爐輔助,出苗後,金淼深信不疑,認為是她們不餘遺力救活了土壤,對於一個農盲來說,是分不清土壤形態的。

陽台種植棚漸漸有了產出,不少生長周期快的各類青菜更是一茬又一茬,小棚子裏的蔬菜滿足了許家的供應需求。

金晶想把小棚種植經驗在16樓推廣開來,但隻用電這一個條件便難倒了兩家,便隻能在有發電機的1601試點推廣,1601人口不多,小種植棚的麵積可以適量擴大,盡可能的滿足另外兩家蔬菜供給。

當金晶把黑土拿出來時,金淼自信滿滿、口若懸河的給錢爺爺二老講述土壤盤活和培育的艱辛過程,二老聽的一愣一愣,心中對這對姐妹佩服不已,並虛心討教學習,不僅對土壤沒有任何懷疑還讚揚她們是16樓的大功臣。

搭建好種植棚,調試好補光燈,從此1601搖身一變,成了16樓的小型種植基地,在這極寒的末世,16樓實現了蔬菜自由。

許家也在一年最重要的團圓飯中吃到了鮮嫩綠葉菜。

..........

過完年,正月裏,秦宋開始組織人手為寒潮中去世的人們辦了個簡單葬禮,親人們在9樓為逝者默哀送行,再由小隊人員把遺體用雪地摩托車運上山挖坑掩埋。

忙完葬禮,聽從了16樓對未來氣候變化的建議,馬不停蹄開始儲備雪水,同16樓一樣,樓下樓道裏、家裏...隻要能放置的空地全塞滿了各式容器的儲雪,甚至連窗外都掛著雪桶。

直至10樓以上站的地方都快沒了後才罷手,緊接著,秦宋為安置雪地摩托車絞盡腦汁,如持續高溫,外麵冰雪必定會融化,到時大地又將成為一片汪洋,這些有著汗馬功勞的車子可不能淹了,萬一高溫後再來極寒暴雪呢,必須得保存好。

然而8號樓再無空地,集思廣益下,大家計劃用船來載上雪地摩托車,不管水是漲是降,車子將隨船沉浮。

經這一操作,眾人舉一反三,儲備積雪的地不是又有了嗎?沒有那麼多船,他們可以造木筏,往大了造,在木筏基礎上裝上圍板和頂蓋,避免儲雪滾入水中或太陽直射被烤幹,最後用堅韌的長繩把木筏鬆活的拴在8號樓牆體上,便可同雪地摩托車一樣隨著木筏水起水落浮動。

至於到時是否會招來外人偷搶水源,待以後再說。

規劃木筏布列時,秦宋把8號樓牆南麵位置劃給了16樓,許爾辰報以保溫棉回禮。

從此,8號樓周身鋪滿木筏,星城小區四鄰們見狀,紛紛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