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清晨,寒氣逼人。
從王寡婦家出來,穀欣月凍得手腳冰涼,剛一進屋就被穆紹遠扯進了被窩裏,用自己的身體給她取暖。
沒多會兒,穀欣月就睡著了。
等她再醒來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
二丫帶著妹妹在院子裏玩兒。見到穀欣月,兩個小丫頭一起撲了上去。
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抱著穀欣月的腿,二丫仰著頭告狀:“媽媽,奶奶不讓我們去你的屋子裏,怕吵醒你”
穀欣月瞬間覺得有點難為情,剛進門沒幾天就睡起了懶覺,太陽都曬屁股了才起床。
若是計較的婆婆,早就給臉色看了。然而和桂英這個婆婆卻很好相處,對自己也很寬容。
穀欣月把兩個孩子摟進懷裏,挨個親了一口,向東屋的方向看去:“曉東哥哥呢?”
“曉東哥哥,早早的起來,就去放牛了”
這個孩子是不想在家裏吃閑飯,大冬天的,手腳都是凍瘡還沒好呢,真讓人心疼。
“那奶奶呢?”穀欣月把兩個孩子帶到屋子裏,大冬天的倆孩子在院子裏玩兒也不知道冷。
“姐姐過來說小弟弟生病了,奶奶就跟著姐姐走了”
生病了?
穀欣月想著一會兒做好飯了,再過去看看。
她收拾好房間,梳洗完畢後讓二丫帶著妹妹在屋子裏玩兒,自己就去廚房準備做午飯。
冬天在農村裏,主要的蔬菜就是土豆,紅薯,白菜,蘿卜。
俗話說白菜蘿卜保平安,吃的清淡點沒什麼不好,隻是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沒有葷腥不行。
昨天從城裏回來的時候,媽媽還給帶了一大塊豬肉,穀欣月切了一塊剁成了餡,再加點麵粉,鹽,十三香進去,滴上芝麻油,美味渾然天成。
自從欣月來了後,三丫和二丫眼瞅著比原來長胖了不少,婆婆以前不是不舍得給孩子們吃,隻是老一輩人的飲食習慣改隻會饅頭窩頭就鹹菜。
丸子下鍋,輕輕攪動了一下就一個個漂了起來,再切進去些薄薄的蘿卜片,撒上些蔥花,最後配上點屋子裏的花盆裏種的香菜,齊活兒,一道美味的蘿卜丸子湯就做好了。
就差主食了,每天中午的時候,會有賣油條的敲著鑼過來,她讓二丫豎起耳朵聽著,一會兒賣油條的過來就來告訴她。
二丫一聽有油條吃,高興的拍著小手跳起來,三丫也學著姐姐拍著小手,嘻嘻的笑著。
在八零年代的農村,油條可是餐桌上的好東西,一般人家平日裏都舍不得買,即便買也是隻買兩根給孩子們吃。
鏜,鏜,鏜
二丫一聽,興奮的撒丫子就跑到了門口,叫住賣油條的:“你別走呢,我們要買油條”。
賣油條的見沒有大人跟著,想必是小孩子饞了,但家裏人不一定給買。
二丫轉身衝進廚房裏,興奮的叫道:“媽媽,媽媽賣油條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