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說點題外話,科技研發對一個公司的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國際的研究數據表明,企業至少應拿出10%的營業收入投入到研發中才能保持公司的長遠發展,而像國內很多做貼牌或者合資的企業,多數利潤都被國外的生產授權方拿走了,自己的利潤率很少能超過10%,這樣想培養自己的長期研發團隊就非常困難了,也就隻能被授權方一直牽著鼻子走路。
所以研發將是是快樂源以後關注的重點,這幾章就主要講述快樂源公司的中原研發工作室的籌建情況。
以下是正文:
~~~~~~~~~~~
也正是有了這封信,才引起了學院領導一定程度上的重視,安排專門人員配合魏心博等人在學校內建立研發工作室,給了一層小樓的3個房間,而且其中兩個和教室一樣大,一個則是辦公室大小,足夠目前的研發工作室用了,目前隻是做圖像設計和小模塊模擬設計,用不了太大空間。
三個房間也就是象征性地交了一年幾百元的租金,畢竟是合作建設,學院也是有好處的,工作室的內外重新裝修由快樂源來負責,研發設備也全部由快樂源提供,學院還可以把工作室的部分成果算作學院的合作科研成果向報批省裏的科研項目,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是快樂源在給學院見科研實驗室和學生實踐基地。
學院起初也就是看在遂州市市長介紹信的基礎上給予的配合重視和支持,在這個官本位還很濃的年代,一個市長親自寫推薦信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不過即便是這樣學院也沒有真正認識到快樂源的價值和實力,更沒有對這個工作室未來發展抱有太大希望,隻是抱著嚐嚐鮮試一試的態度。
不過學院的態度在合作協議、共管賬戶協議、保密協議等法律文件一一簽訂後發生了變化,學院先是從這一些列法律文件上感受到了快樂源公司操作流程的規範化。
接著孫建波按照原計劃直接往工作室設立的共管賬戶上撥了30萬啟動資金,就進一步引起學院的高度重視了,這可是真金白銀在賬戶上能直接看見的,什麼效果都沒有這個來得明顯。
在90年代初一個學院一次能從學校外部獲得這麼多研發資金就是很可觀的了,這麼大筆研發資金學院就必須向學校書麵報告才行了,要不然讓學校領導知道,還以為學院自己搞小金庫就不好了。
這時學校領導正苦於學校各個科研項目的資金困難狀況,國家級的科研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還比較良好,但省裏和市裏的科研立項撥款就經常性的拖延和短斤少兩了,為了要研發資金撥款,一幫老學究還不得不搞搞官場上請客吃飯送禮的俗人套路。
沒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什麼都不好辦,研發設備、材料都要錢啊。而即便是部分資金要下來,打到學校賬戶上了,也很難實現專款專用,學校也是到處缺錢,東西拆借的事情也是避免不了的。
而在這樣的時期,機械學院這個合作研發工作室的項目上報,就立即讓學校幾位領導眼前一亮。
30萬雖然對整個學校大盤子來講並不多,但資金的這種來源形式卻是創新型的。一下讓學校領導發現,資金不是都需要厚著臉皮找相關部門撥款才能拿到的,可以和學校外麵的公司開展雙贏合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