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巨浪將陳獨秀推到了新時代的最前沿,擔負起創建中國共產黨這一開天辟地的偉大使命。這是時勢的造就,也是陳獨秀個人的選擇。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總司令,陳獨秀曾經設想要把新文化運動發展成一場類似歐洲文藝複興的文化啟蒙運動,新文化派人士曾經發出“二十年不談政治”的豪言壯語以示其將文化啟蒙進行到底的決心。然而,當十月革命的春雷響徹中國,文化啟蒙迅速轉入政治救亡的軌道,新文化陣營分化了,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兩個陣營之間論戰紛起,陳獨秀開始傾向俄國革命,開始轉向社會主義。當時,學生運動的高潮與工人運動的波濤交相輝映,勞動大眾的巨大力量初次展現,“打破知識階級的觀念”、“勞工神聖”、“與勞工為伍”成為風行一時的響亮口號,此時的陳獨秀對於“改造中國社會”的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他將目光轉向馬克思主義,注意力放到了俄國的十月革命。救國救民的共同誌向,使他與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李大釗走到了一起,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