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沙莎把我害苦了(3 / 3)

“沙莎不配合,我們也事後做了很多工作,可她實在固執,我們也不能硬掰開她的嘴……有個記者打聽到沙莎喜歡寫日記,便提出要看看沙莎的日記——就是我悄悄複印了幾則寄她父母的那本,可那是沙莎的秘密,她把它看得比自己還重,我也不便提供……“這個記者回去後就寫了篇采訪實錄,把沙莎的形象和不配合態度形容成頑劣乖張、不思悔改、自私冷漠、心理有嚴重障礙等等。我不知道沙莎本人有否看到,我們閱覽室裏訂有這份報紙,我當時也忙著其他事沒工夫去在意。當時我們隻顧及了對所裏更多留守孩子的影響——這事說大不大,無非是一則地方報紙的社會新聞,放在不顯眼的位置,但是沒想到網絡的傳播速度這麼快!這家報紙有網絡版,很快被別的網轉來轉去。這段日子,恰好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孩童現象比較關注,網上一傳播,更有別的媒體不經核實當成事實,先入為主把留守兒童——甚至還點出了我們柿園子——說得很可怕!

“我在柿園子工作多年,接觸了一大批這樣那樣原因而走進大牆的留守孩子,應該講,以我對他們的了解,並沒有一些媒體報道或是某些對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中說的那般可怕。這裏存在不少誤區。有些是用有色眼鏡選擇適合研究假設的素材,所以那些研究也是局部的……我個人覺得,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也好,幹預也罷,都不能脫離兒童成長的自然環境——對像沙莎那樣的留守孩子,情況就更複雜!

“又說開去了。記者們一撥撥走後,我們柿園子重歸平靜。我們這地方荒郊野嶺的,周圍盡是農田和荒長的樹。有天,沙莎一反常態主動來找我。平日裏都是我去找她,請她配合記者的采訪,她一副不配合的態度,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就是那樣,我叫她去哪裏她就去哪裏,叫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可就是不開口。那天,她卻主動跟我說,她想和我談談。

“辦公室裏就我一個人,我請她坐下。她偏著頭頓了半晌說:周老師——別的孩子都管我叫‘周媽媽’,沙莎卻叫‘周老師’——她說她想請兩天假,回家看爺爺。你知道,少管所可不是學校,有正當理由也不能隨便請假,進來了,出去就難。我就問她,怎麼突然想起要看爺爺?沙莎兩個手指絞著衣角,不吱聲。她這身衣服還是進來時從我手裏領去的,都一年了,來時是秋天,如今又到秋風乍起,她還穿著單衣,衣襟向上吊起。這一年,她呼呼躥得很快,衣服都嫌小了。我看她那個樣子,心裏……她的麵目長開了,比進來時胖了點,仔細看,還真像我女兒……“照理講,我是不該準她假的,可那天,我竟然答應了。——我的心生慈悲可惹出了大麻煩!沙莎這孩子,把我害苦了!”

周幹警講到這裏,咕嘟咕嘟猛灌水,我從她急促的喝水聲裏聽出了焦灼和意外。我說沙莎是不是沒有準時回少管所?周幹警馬上接口道:“沒有準時回?——根本就沒回!都四天了,一點消息都沒有!這幾天,我到處找,她家去過,她學校也去過,還千方百計聯係她父母(還沒聯係上),總之能想到的地方都想到了……沙莎失蹤,都是我的大意,我知道我責任重大!不消說柿園子,就是在全中國,也絕少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你說現在,可咋辦?”

“當初準她假,我是被她那個樣子魅惑住了……她跟我說晚上老夢到爺爺,爺爺病倒在床上,眼睛都看不見……我想想沙莎的管製時間也快到了,她在這裏雖給我們添了不少麻煩,但平心而論,沙莎這大半年還是變化不小!——這要感謝你,你讓她改變了很多。我就心一軟,同意了她的請求,可這孩子竟辜負了我的信任……”

電話打了很長時間,不知不覺窗外已大暗。周幹警跟我如此詳盡地細說沙莎近況,可能也是想一瀉她這段時間來的焦灼與壓力,而我恰是一個好對象。

當然,她也寄希望於我,希望我能盡快想辦法聯係上沙莎父母,幫她一起尋找沙莎——自然是在不公諸媒體的前提下。

我答應一定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