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後記(2 / 2)

道法和佛法,本極簡單,其“正法眼”,都是告訴世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道性”,這也是老子教人修道、佛陀來到世間的“一大事因緣”。人人皆可成仙,人人本身是佛,直心即道場,人身是道場,這就是錢學森院士人體科學的真諦。道本無言,因言顯道。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無非是教人人道行道,去除世情加於人身的習性粘縛。後人滯於佛陀的經書文字,反而更增粘縛,故佛陀傳“正法眼藏,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稱自己其實未曾說一個字,言佛說法,即是謗佛。今學者出版著作研究佛說的法,這就更增加了一層人道的荊棘和粘縛。是以達摩東來,幫學者解粘去縛,抽釘拔楔,鏟除荊棘!禪宗大德每言“道不用修,但莫汙染”,“平常心是道”,“日日是好日”,“道貴如愚”,“至道無難,惟嫌揀擇”,這都說明佛法是靠自覺而非天啟的學問。趙州從諗禪師(778-897)留下諸多公案,以平常話、本分事接人人道,吾甚欽佩。雪竇重顯禪師雲:“終日拈香擇火,不知身是道場。”(《明覺禪師語錄》卷二)其《緇門警訓》雲:“無以名利動於情,無以得失介於意,無隨世之上下,無逐人之是非。”“人不可侮,天不可欺。眾之去來,無追無拒。人之毀譽,無恚、無貪。內無所慚,外無所恤。”其《漁父》詩雲“千尺絲綸在方寸,不知何處得鯤鯨?”其《頌》又雲:“拋鉤釣鯤鯨,釣得個蝦蟆!”咦!吾亦頗有同感。

紫陽真人張伯端讀雪竇禪師《祖英集》,頓明心地,其《悟真篇》後又有《悟真法語》、《禪定指迷歌》等,闡述禪理。丹道講性命雙修,既煉神又煉形,既修性又修命,其實神炁不二,精、氣、神三寶本是一體。吾之《丹道法訣十二講》已將佛道二教性命雙修之理剖析清楚,望天下龍蟠風逸之士,從中學些捉霧拿雲、虛空釘橛的工夫,且仿《祖英集》留詩雲:

火裏栽蓮義何深,最是難覓水中金。

皆言莊生能齊物,幾人修持到無心?

胡孚琛

識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9年7月27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