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小結(1 / 1)

現在內丹學的研究正在引起西方一些著名學者的注意。早在1920年德國學者衛禮賢(R1chardw11he1m)就在北京得到一本恰巧是較為通俗的丹經《太乙金華宗旨》,並立刻覺察到它的科學價值,於1926年將其譯成德文。1928午,衛禮賢將自己的譯稿交給著名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Jung),榮格為此書寫了長篇評述,於1929年出版。1930年衛禮賢教授逝世,榮格又將他在慕尼黑紀念儀式上發表的關於衛禮賢生命研究的講話收入德文新版和1931年的英文版。此書譯印後很快成為暢銷書,德文再版5次,1961年貝恩斯(caryF.Baynes)又與衛禮賢之子衛德明再次修訂了英文版,後來日本學者湯淺泰雄和定方昭夫據英文版譯為日文,在世界上引起轟動。榮格在對《太乙金華宗旨》的評述中認為中國古老的內丹學和西方現代分析心理學、心身醫學是相通的,他從分析心理學中“看到了一個接近東方智慧的嶄新的意想不到的途徑”,使我確信這篇評述說明榮格是最早以現代分析心理學剖析內丹之秘的人。《太乙金華宗旨》德文第5版上載有歌德的詩:“西方與東方,不會再天各一方”,英文修訂版按語中提出“認識心靈始終是人類的最終目標”,而內丹學的研究正是指向這一目標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自號“十宿道人”,對道教方術中的科學內容進行了認真發掘,《中國科學技術史》第5卷第5分冊專門討論內丹學,他稱之為“生理煉丹術”,並說:“內丹成為世界早期生物化學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是值得我們慶賀的一件事。”(何丙鬱:《我與李約瑟》)這說明道教內丹學已開始傳往西方,它的真實麵目正逐步被西方學者所認識。內丹學的研究是打開人體生命科學的鑰匙,內丹之秘的揭示必將給人體生命科學特別是認知科學、現代心身醫學、生理心理學、腦科學帶來突破性的進展。內丹學不僅是“心的哲學”(Ph110s0phy0fm1nd),而且是“心的科學”(Sc1ence0fm1nd),是新科學革命的突破口。現在我們應努力揭開籠罩在內丹學上的宗教神秘麵紗,用現代科學和哲學進行內丹學的研究,使之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更新第一,全文字,無彈窗!認準我們的網址

http://www.Niepo.neT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