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朝,隋末的那段曆史也是不能不提的,因為唐初的很多風流人物都是在這段時期相繼粉墨登場的。要說就從隋煬帝楊廣說起吧,誰讓人家是堂堂大隋皇帝呢,地位擺在那裏,撇開他讓其他人物先登場也的確不太合適。
說起這楊廣,按說能力不算差,是非也算明白,雖說他從太子到皇帝這一角色的轉變期間發生了不少事情,而有些事情還不那麼光彩,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說,誰做皇帝他們並不在乎,隻要自己的日子過好就中。所以如果他能夠像老爸隋文帝那樣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地發展大隋天下,說不定就沒那老李家啥事了。
可這小子八成以前搶太子位時裝好人憋屈久了,好不容易做到天下我說了算了,可得大大的花差花差,彌補先前幾十年的蹉跎歲月。於是修宮殿、開運河、選美女等專項工作便有條不紊地一一展開了。相比之下,明朝那位正德皇帝朱厚照就顯得忒小家子氣了,玩來玩去娛樂範圍也就僅限於皇宮大院,娛樂對象也就幾隻老虎豹子。倘若楊廣泉下有知,估計也會撇嘴鄙視之,曰:“沒見過世麵!爺要玩就玩國家,大家一起玩!”
可問題是,楊廣認為國家是他的,要玩就玩,老百姓受不了了:“你NND有吃有喝,隻怕閑得慌,我可沒那麼多閑工夫。家裏田要種,老婆孩子要養活,飯要自己做,挖河蓋房還拿不到工錢,你小子倒站著說話不腰疼!”
楊廣不僅不腰疼,還不斷琢磨出新玩法。中原和江南沒新鮮感了,去塞北大漠也不錯啊。於是乎到關係正熱乎的東突厥可汗家串門去了。
剛一進門就看到高句麗使臣也在,還沒等楊廣回過神來,高句麗使臣已經撲通一聲跪下來叩見萬歲了。剛見麵就有人磕頭且不要壓歲錢,楊廣想不爽都難,自然麵有得色。黃門侍郎裴矩一看,暗暗高興,拍馬屁的機會來啦:“陛下,想那高句麗本是商朝箕子所建,兩漢時節都是中土的郡縣,當年乘中原混戰時偽建國號,至今都不怎麼聽話。先帝在世時早已有意征伐。如今陛下開創盛世,突厥已為我所用,全盤漢化,此乃高句麗使節親眼所見。臣建議可以趁此良機命令高句麗王到京師朝見。如此,後世將把陛下與周武王、漢武帝相媲美。更何況武王、武帝還要操刀引戈方能成功,而現下陛下不戰而屈人之兵,則又在其上矣。”
聽了這話,楊廣就像個充足氣的氣球,忽忽悠悠就上了天。他大腿一拍,朗聲說道:“來人那,向高句麗使者傳朕口諭!明年你們國王應到涿郡來朝見,如果不來也沒關係,我就帶著突厥可汗親往高句麗巡視!”
政治辭令都是有講究的,楊廣說要去“巡視”,實際上就是直截了當地告訴高句麗人:你要聽話,我讓你過來你就得過來,否則吃不了兜著走!
這位使節自然深知其中含義,不敢怠慢,回去就向最高領導人彙報了。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姓高名元,不知是胸有成竹還是被嚇傻了,從此之後對隋朝的禮節卻是越發不到位了。楊廣眼看超越周武王和漢武帝的夢想由於高元的極度不合作而化為泡影不由火大,這隻飄在空中的氣球像被針紮了一樣“嘭”地炸開了,牙齒縫裏硬生生地迸出一個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