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科技與狠活的調味料(2 / 2)

三個幫廚的女人們開始還隻是遠觀,到了後來,幹脆就找個由頭貼近了看。

而且,總是借機將身子的某個部位有意無意的蹭蹭林木子結實的後背,試圖打亂林木子的注意力。

可惜的是,林木子一門心思的做菜,浪費了女人們的小心思。

一個多小時,林木子就處理好了全部的五花肉、排骨、土雞和肥腸,下一步就是開始碼味。

這是蒸籠格子好不好吃的關鍵。

“村長,你家婆娘曬的豆瓣味道最好了,貢獻一下吧。”林木子衝著一直在屋子裏轉圈的村長喊道。

正宗的農村大席,是沒有科技與狠活的。

蒸菜最重要的調味料之一的蠶豆醬,就是科技與狠活的重災區,超市蠶豆醬的配料表,長的像一篇水字數的網絡小說,湊齊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但是在農村,不存在這個問題。

村長婆娘自製的蠶豆醬,唯一的作料就是鹽,但是卻絕對的味道鮮美。

除了怕遭蟲,鹹了一點外,沒有任何毛病。

用來做這些肉菜的底味是最合適不過了。

村長屁顛屁顛的端著陳年曬缸過來,砰的一聲放在了林木子身邊:“你可著用哩。”

整個蒸菜需要的調味料並不需要很多。

粗鹽、白酒、蠶豆醬油和剁碎的蠶豆醬、胡椒粉、自家磨的辣椒粉、最後淋上農村自榨的土香油。

光是看看顏色,村長就知道味道錯不了。

口水也很不爭氣的流了出來。

幾個婆娘更是看的移不開眼睛。

都是一樣的調料,為啥自己做的就不好看呢?

林木子調好味,攪勻之後,就用筲箕蓋上,用濕毛巾蒙在筲箕上,隔絕空氣。

讓肉味能充分吸收調味料的味道。

碼好味的肉菜需要放置幾個小時。

在時間的催化下,味道能充分的融入到各種肉類之中,激發出最美的香氣。

這是蒸籠格子大席好吃的最關鍵的一步。

接下來,林木子就開始處理野兔子和野豬肉。

至於鱔魚和白鰱子魚、胖頭魚這種鮮味十足的蒸菜原料,需要最後處理,這樣才能保證鮮味的不流失。

到了傍晚就要收工的時候,林木子架上鹵鍋,開始鹵菜。

幫廚的女人們都準備走了,畢竟家裏也有人要吃飯,需要回去做飯了。

但是林木子還在忙碌著,而且是自願的忙碌著。

這可不比在公司裏加班。

加班這種事,是被逼的。

在這裏熬夜做菜,那是林木子願意的。

……

剛從田裏踩著星光回來的男人們一進村口,就嗅到了空氣中飄蕩著一股鹵菜的香味。

這股香味很讓人上頭。

男人們原本就很餓的肚子現在更加餓的心慌。

偏偏這股鹵菜味道,無孔不入,一個勁的專門往鼻子裏鑽。

“秀芳,誰家做大席呢?”村子裏有鹵味飄香的時候,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過年準備年夜菜,一種就是做大席的時候了。

秀芳男人一進門就擦了把身上的汗水,來不及換衣服就迫不及待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