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科技與狠活的調味料(1 / 2)

肉菜的種類,林木子也規劃好了。

粉蒸五花肉、粉蒸排骨這兩個是主力,中間夾雜著粉蒸肥腸和粉蒸土雞,這是主要配角。

自己屋子裏還藏著一桶黃鱔,也拿來孝敬一下劉大爺算了。

所以,粉蒸黃鱔和粉蒸胖頭魚作為魚類補充。

可惜沒有牛肉和羊肉,要不然一起蒸,味道更豐富,更美味。

野豬肉和野兔子肉膻味太大,單獨做菜更合適。

至於墊底的素菜,也有十幾種之多。

做主力的就是趴地白菜,這種白菜沒包芯,炒菜粗糙難吃,但是做蒸菜卻十分美味。

還有君達菜,一種隻能做酸菜和泡菜的粗筋菜,做成墊底蒸菜也是無敵了。

這兩素菜是主力,在整個蒸籠格子裏墊底。

其他的素菜有茼蒿、藕、土豆、南瓜、馬齒莧、紅莧菜、紅苕、豇豆和扁豆這幾種作為門麵菜,墊在趴地白菜和君達菜上麵、各種肉菜的下麵,可以充分吸收蒸出來的油脂。

這樣的一籠蒸菜,做好了,簡直是人間美味。

“蒸籠格子啊,好!”村長忍不住咽咽口水,這種蒸籠格子隻有在做大席的時候才有的吃。

一般時候是吃不到的。

村裏好久沒有吃過蒸籠格子大席了。

村長已經腦補出了蒸籠格子的味道了。

他的視線停留在了豬頭和野豬、野兔肉上麵了:“可是,這幾個菜不好蒸啊,腥味大,要麻辣味來壓。但是麻辣味重了,老人孩子又吃不了。”

林木子早就有了主意:“沒事,我把其他的肉菜也做了,該鹵的鹵,該爆的爆。咱們這些幫廚的也該吃好一點。就算吃不了,大家打包帶回去也不浪費。”

聽到林木子的話,原本還有些忐忑的村長放心了。

各項安排都計劃好了,各方各麵都考慮到了。

能做出這種安排的,林木子絕對是個稱職的大席廚子。

看到村長走過來,幫廚的三個女人就把村長圍住了。

“村長,林木子做啥席麵?”

“蒸籠格子大席哩。”村長一邊說,一邊流口水,還砸吧了一下嘴巴。

就像打嗬欠能傳染一樣,流口水這種事也是能傳染的,三個幫廚的女人也都不爭氣的流了口水。

原本的忐忑,現在開始竟然隱隱有些期待了。

林木子一點沒有閑著,分割好了肉類之後,就開始精細處理肉菜了。

首先處理的是五花肉。

這是蒸籠格子裏麵最重要的食材。

要是普通大席上的蒸籠格子,切出來的肉片就要厚實。

農村人實在,做的席麵也實在。

很多農村人家做的蒸籠格子席麵,切的肉塊一塊都有半斤重。

兩指厚,一拃長,巴掌寬,一塊就能把城裏人膩死。

但是農村人不怕,幹的都是力氣活,就要個油葷來撐肚子。

但是明天的來客多是老人和小孩,太厚太大不合適。

所以林木子就切的隻有半指厚,小指寬,中指長,肥瘦相間。

看他切菜就是一種藝術,沒看他怎麼提刀,更沒看他用力,肉片就像是書頁一樣,一頁頁的翻開,攤平。

就像是在閱讀一本充滿味道的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