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帝範》(2)(1 / 3)

“我想早點趕寫出來,快要過年了。”李世民喘著粗氣。“吃藥不如養病,人太勞累,藥性也發揮不了作用。”

“大唐的江山是一仗一仗打出來的,來之不易啊。太子沒有吃過苦頭,不知艱難苦楚,缺少治國的能力。朕始終放心不下,不得不抱病堅持,以書麵形式把君臨天下的體驗傳授給他,作為他即位後效法的榜樣。”

“太子即位還早著哩,皇上不必著急。”

“朕有一種預感,在生之日不會太長久了。”

又一陣猛烈的咳嗽,李世民隻覺得眼冒金星,寢殿的一切都在搖晃、旋轉,花裏胡哨,連大、小楊妃的麵容也看不分明了,身子一軟,往禦案旁歪倒下去。大、小楊妃一左一右扶住他,召喚道:“來人!快傳禦醫!”

禦醫躬身進殿,按脈診斷了一氣,稟告大、小楊妃說:“皇上勞累過度,又感染了風寒,氣疾加重,導致哮喘,需服藥靜養數曰。”

大、小楊妃不離左右,服侍了兩天,李世民的咳嗽平息下來。他掙紮著下了床,吞下兩丸丹藥,又繼續伏案寫起來。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初八日,李世民寫成《帝範》一書,賜給太子。書內分成《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和《崇文》共十二篇。他右手撚著嘴上卷翹成八字形的胡子尖,莊重地強調說:

“修身與治國的道理,都在十二篇中。我一旦駕崩,再沒有什麼話忘記告訴你了。”

“兒臣一定謹記父皇的教誨,”李治跪拜致謝,發誓般懇切地說,“一切師承父皇。”

“不。”李世民嘴唇咧了一下,“你應當以古代的先哲聖人為師。像我,不足效法。效法上等的,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得其下。我自登極以來,過失不少,簪如錦繡珠玉堆滿殿堂,不斷修築宮室台榭,犬馬鷹鶻無論多遠也要羅致到手,又喜歡遊幸四方,給州縣帶來了許多的麻煩。這些都是我的大過失,千萬不要當做好樣去仿效。”

“兒臣不敢驕奢放縱自己。對聲色犬馬,也並不感興趣。”

“常言道,境遷人變。怕就怕隨著環境的變化失去約束,不圖上進反而往下堪。”

“兒臣會牢記父皇的告誡,居安思危,日慎一日,善始善終。”

“回顧我普濟蒼生好處多,創建大唐基業功勞大,益多損少,因此百姓不怨恨。功大過小,大局才長期穩定。假設要求盡善盡美,那可就慚愧嘍。你沒有我的勞苦功績而繼承我的富貴,竭力行善,則國家僅得安寧;若是驕奢縱欲,則自身都難保。要明白,成功得經曆許多的艱難曲折,失敗卻非常容易。既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成就,又要謹慎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為了大唐的江山永固,讓李治將來坐穩禦榻,李世民真是不遺餘力,達到了賣命的程度。他下詔任命長孫無忌做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事,三省大權集中於無忌一人之手,可謂孤注一擲了。馬周去世後,又擢升他最信得過的忠臣、黃門侍郎褚遂良擔任中書令。

太白金星屢次在白天出現,《秘記》中的話:“唐三世之後,女主武氏代有天下。”再度引起了李世民的重視。他聽從李淳風的忠告,放棄了清洗武姓的做法。但是,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李世民與武將們歡飲,用“酒令”助興,輸了的人必須說出自已的乳名。李君羨說他的乳名叫做“五娘”。李世民詫異得險些失手打碎酒杯,仰麵嗬嗬一笑:

“什麼女子,卻有如此的雄豪健壯!”

“乳名乃父母所賜,”李君羨漲紅了臉,“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嗯嗯,”李世民一壁廂應付著馗尬的場麵,一壁廂沉思默想:李君羨出生在武安(今河北武安縣),授封武連縣公,擔任武衛將軍,掌管玄武門的宿衛,連乳名也叫做“五娘”(“五”與“武”同音、他和“武”字明顯結下了生死不解之緣,本名似乎也隱含著渴望君臨天下的意思。是巧合,還是深藏著玄機?真也好,假也罷,李君羨反正成了李世民心目中忌刻的焦點。他決計搗毀這一暗礁,排除險情,遏止災變的發生。開明的君主在顧及到子孫後代的安危時,也不惜損壞自己的形象,幹起了陰謀勾當。他尋找借口將李君羨貶做華州刺史,然後派人盯住他,密切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