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豬吃不慣細糠(1 / 2)

道理吧,是個人都懂。

畢竟是商人,製作的文化產品呢,肯定都要為了盈利來的。

大冤種做得久了,並非良性發展。

若想達成雙贏,至少應該拿出一百二十分狀態。

把孩子們打造成有文化、有素養、有素質的好演員,才能保證質量出品上乘。

秦默知道:但凡是做慈善,社會各界肯定是支持的。

剛出來的時候,稱讚聲音不會少,人們的骨子裏,還是對真善美向往的。

但有一個問題,那種虛假的繁榮,真的有意義麼?

秦默每每回看真善美內容,真的要打個問號。

拍個照片,發篇稿子,走個過場,孩子們的困境就能被解決?

顯然,隻是用暫時的創口貼,遮擋住千瘡百孔的現實差距。

秦默不喜歡那樣,更不喜歡粉飾太平。

“張老師,別怪我說話直,我這人不喜歡裝。”

他不是不能裝逼,而是不願意裝逼。

裝逼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先要騙過自己,再去騙騙別人。

用一些消費主義的符號,讓所有人認可符號暴力體係,從此把逼格提高。

就像是不少功成名就的商人,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賺錢!做慈善!捐款!

至於有多少錢能落到基層,有多少錢能換成可持續發展資源,她們不管不顧。

對於這類型慈善活動,作秀才是目的。

隻要報道編輯和文案足夠“創造”,讓無數人仰望到他們的善良,那就夠了。

可秦默,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哪怕這次暑假之後,孩子們回到大山裏上學,還是能在多年後的一天,會想起那年暑假的蟬鳴、書香、片場氛圍。

這是貧窮奪不走的。

也是脫離貧窮的動力。

教育是一枚具有延遲功能的子彈。

看一本書、背誦一段話,並不能改變什麼。

可讀一百本,背一百段台詞,效果可能就出來了。

一百,

一千,

一萬。

講究的就是循序漸進。

“行,行吧。”

張璐璐被強大的論點邏輯折服。

不服不行。

誰也不能說謊。

至於孩子們到底有多大的學習熱情,再看吧。

……

消息傳回櫻國電影聯盟。

自從夏國市場受到重創。

福克斯等人明顯消停多了。

就連國際電影節舉辦之時,都會主動給秦默發去邀約。

可所有消息,基本都是已讀不回的狀態。

人家根本不想摻和這群老頭兒玩。

“別鬧,真的。”

“秦默貼本玩慈善?”

“花大錢培養小演員,耗時兩個月?”

福克斯在會上,看到這則小道消息的時候,都要笑掉大牙。

差點萌生某種,在八卦群裏麵查看pdf八卦合集的既視感。

“以後這種跟電影行業沒關係的東西,別拿出來丟人現眼。”

他把紙揉成一團,精準地丟到身後,讓消息魂歸垃圾桶。

但這種情懷,顯然是不被喜歡,因為福克斯知道,慈善是最不能回本的生意。

如今他們已經足夠焦頭爛額。

每天沉迷在發掘新興市場,還有跪舔秦默都不搭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