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大殿內跪倒一片的官員,裴昌陵嗬笑一聲,說:“你們既然這般崇拜高祖皇帝,就去請教他,如何解決國庫空虛,民怨沸騰,官僚腐敗,戰亂四起等問題。
若高祖皇帝能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朕自當遵循祖訓,你們當中有人能解決朕剛提出的那些問題,聖旨便作廢,若不能,就給朕老老實實辦事!
為官者,便是要為君分憂,如今朝廷內憂外患,你們不思進取,以那些沉珂舊製為借口,阻礙朕的新政,意欲何為?是要大虞亡國才甘心嗎? ”
那些跪地請願的大臣,異口同聲的說:“微臣不敢。”
裴昌陵:“既沒這個想法,便是讚成朕的新政,即日起開始執行。”
吏部尚書張正筠,微微抬起頭說:“陛下,如今各地匪患猖獗,為禍一方,百姓頻頻遭難,北方亦發生雪災,數萬百姓被困,食不充饑,聞者心痛,陛下應盡快派兵剿匪和賑災。
新政之事,不宜操之過急,待百姓安居樂業,各地無戰亂,再來商議也不遲。”
大家一聽,茅塞頓開,忙附和張正筠的提議,同時奏報哪個州府遇到什麼天災,被哪方山匪打劫之事,紛紛要求裴昌陵以穩定民生為主。
還有人說,國不可無國母,後宮不可空虛,為綿延皇嗣,成宗社稷,希望裴昌陵廣納後宮,盡早冊立皇後。
有少數人保持中立態度,以那些家底不豐的言官為主。
也有人支持裴昌陵,代表人物便是陸正宏及段興文一眾剛被提拔上來的官員。
他們與反對派據理力爭,說新政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應該盡快實施。
雙方吵的不可開交,大殿上熱鬧非凡,裴昌陵坐在龍椅上,饒有興致的看著大家爭辯......
魏國公瞧不起陸正宏這類通過奇技淫巧謀得高位的人,覺得他們沒有真才實能,也無家世底蘊,都是山野莽夫,粗鄙不堪,隻會諂媚奉承,一味的迎合皇帝,不顧江山社稷,不配與自己同朝為官。
瞥了眼還在那言辭鑿鑿地誇新政如何好的陸正宏,魏國公小聲嘀咕道:“佞臣!小人得誌,君子道消!”
陸正宏就站在魏國公的身後,剛說完自己的見解,恰好聽見了這句話,掃了眼像菜市場般熱鬧的金鑾殿,再偷瞄了眼臉色越來越難看的裴昌陵,計從心來。
這些老臣總是倚老賣老,目空一切,他忍讓過幾次,發現沒有緩和彼此關係不說,人家還得寸進尺,時不時的冷嘲熱諷,既如此,就別怪他殺雞儆猴了。
陸正宏笑看著魏國公,淡聲說:“為官者,要上正其品下正其行,當有大將風度,魏國公有話可大聲說,當麵說,何故兩麵三刀,表裏不一?”
“你!老夫說你又如何?你個奴顏獻媚的無恥之尤,大虞遲早要毀在你們這些人手裏!”魏國公氣得麵紅耳赤,指著陸正宏怒斥道。
陸正宏:“魏國公在朝多年,不知有哪些功勳卓著,本官出入朝堂時日尚淺,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