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你是仙女下凡嗎?為何這麼厲害?(1 / 2)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轉眼間,又到了繁忙的春耕時節。

裴景珩去年陸續收編了近兩萬的亂軍和流民,安置在江州和永州交彙的山裏,這麼多人的吃喝穿用是筆不小的花銷,尤其是糧食。

大家都是因為吃不飽才造反,願意跟著裴景珩,就是招安的人說了能讓他們吃飽飯。

裴景珩、溫林然、方子澄手上所有的田地加起來,若按畝產300斤來算,養不活這麼多人,無法擴增田地麵積的情況下,隻能增加糧食產量。

陸雲芊隨裴景珩一起去見過那些收編的新兵,帶了些土豆和紅薯種過去,並安排人教他們種植,這隻能解決部分糧食問題,天天吃土豆紅薯,日子久了也不行,要搭配大米。

陸雲芊和陸正宏相互配合,以陸家莊的名義,與裴景珩、溫林然、方子澄置換了數萬斤空間裏的高品質糧種。

裴昌陵私養了一萬多兵馬,加上從司徒傲那誆騙走的兩萬人,他的糧食壓力也很大。

等陸正宏按例參加府城每月的集議時,裴昌陵私下找到他,詢問有沒有辦法將糧食產量再提高一點。

陸正宏建議他大量種植土豆和紅薯,並給他置換了數萬斤的高品質糧種。

隻要不出現嚴重的天災,裴昌陵將不用為士兵們的糧食問題擔憂......

辣椒、西紅柿是鴻運樓的招聘菜,也是大家的搖錢樹,溫林然、方子澄按照裴景珩的指示,早就買了大量的崗地,雇人開墾,年後正好派上用場。

棉花今年也大麵積種植,除了自己種以外,還鼓動附近的村民一起種,陸家莊按不同品質出價回收。

去年采摘的數量不夠支撐棉花作坊全年的運作,陸雲芊的空間裏雖有大量棉花,可全靠偷渡,遲早會露餡。蘇慧蘭也想給鄉親們增加點收益,便鼓動大家一塊種植。

從棉花到布,要經過清花、梳棉、並條、打卷、粗紗、細紗、洛筒、整經、漿紗、穿扣、掛機等一係列的工序,才能出來胚布然後印染,若一個人完成,需要幾個月。

蘇慧蘭定製了一批紡紗機和織布機,招募了些會織布的女工進行分工協作,看活計的難易程度,每月300文到600文的工錢不等,不告假,工作出色,每月額外獎勵200文錢。

這工錢讓很多婦人都眼熱,爭相報名,也提高了她們在家裏的地位,誰讓當家男人都沒她們掙得多?!

作坊目前出品了幾十床棉被和百來匹布,留了點自用,其餘的放在溫林然、方子澄名下的布莊售賣,反響不是很好。

富人喜歡穿綢緞,以彰顯自己的身份,窮人很少買布,要買也是以便宜的麻布為主,棉布的價格居中,現有工藝做出的成品也略顯粗糙,不被大家認可,棉被蓋起來暖和,售賣情況要好點。

這個結果在蘇慧蘭的意料之中,新事物一開始不被接受很正常。

快入夏了,棉被很難賣動,作坊裏剩的棉花也不多了,蘇慧蘭便召集工人研究新花樣,每琢磨一個出來並紡織成功,就獎勵一兩銀子,同時請陸正宏幫忙改進機器。

這對陸正宏來說有點難度,要想紡出細膩精美的布匹,現代化的機器最合適,那豈不是要先發明電?

他不會呀!

陸正宏隻能退而求其次,找陸雲芊商量,先把珍妮紡紗機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