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陵寫信告訴裴景珩,他將派裴景琮借兵北上,參加中州會盟。
裴景珩看完信,會心一笑,他的父王,比他想象中的要聰明......
裴昌陵找來裴景琮,希望他代替自己去參加中州會盟,並將自己的計劃告知:“我們能不能扳回一局,就看你的了。”
裴景琮鄭重的說:“請父王放心,兒臣定不負所望!”
翌日,裴景琮去探望司徒傲,關切一番後,愁眉苦臉的說:“舅舅,父王讓我帶著別人進獻的五千兵馬去參加中州會盟,我沒出過遠門,更沒打過仗,心裏很是不安,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來看望舅舅。”
司徒傲訓斥道:“休得說這種喪氣話!你身上有我司徒家的一半血脈,豈能貪生怕死?這是一個很好的曆練機會,你好好把握,若成功了,別說永州,天下也是你的!”
裴景琮:“可我手上就五千兵馬,也不會打仗,縱有一顆雄心高萬丈,奈何實力不允許,望舅舅相助,他日功成名就,我的榮耀分舅舅一半。”
司徒傲:“哈哈!好!不愧是我司徒傲的外甥!我給你大表哥去封信,讓他撥兩萬兵馬給你,再派兩個身經百戰的副將跟隨,定能護你周全,亦能助你榮登大位!”
調兵北上,是必然要做的事,否則無法履行與南宮瑾的約定,他多番忍讓,就是為了等諸藩王發動內亂,眼下時機成熟,豈能放過?
相比裴昌陵,司徒傲更信這個憨厚正直、又好拿捏的外甥,兵馬交給他,又有副將盯著,不怕出狀況。
隻要計劃成功,他就是大虞國最尊貴的人......
有司徒傲的親筆信,裴景琮順利接管了兩萬兵馬,於二月初帶兵北上。
司徒瑛擔心裴景琮出事,一開始不讓他帶兵,想把裴景珩或裴景玟推出來打前站,等快勝利時再讓裴景琮接手。
司徒傲得知司徒瑛的想法後,把她狠狠訓斥了一頓,說她婦人之仁,裴景琮現在不立功,他日如何服眾?自己的兵權又豈能落入外人之手?一旦那麼做,兩萬兵馬相當於白送給別人!
司徒瑛這才打消顧慮,依依不舍的送裴景琮出城......
司徒傲的副將已經得到密令,此次北上,隻是做做樣子,不用真刀真槍的上場拚殺,要求行軍速度要多慢就多慢,最好錯過中州會盟的時間。
副將遵照指令,一會兒說士兵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兒要埋鍋造飯,每日行走不到20裏路,流放的人都比他們走的快。
裴景琮和裴昌陵派的幾個副手,和他們心有靈犀,動不動就抱怨辛苦,說要多休息才能養足精神,遇到山林,就派人進山狩獵或入城大量購買肉類,改善夥食。
裴景琮更是“嬌氣”的要午休,沒有一個時辰不起床,太陽太曬了,不走,天黑了,說怕黑,也不走。
兩萬多將士就這樣完美錯過了中州會盟,人家已經攻入了並州,他們還在永州地界架著柴火烤肉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