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很多人還沉浸在新年的氣氛裏沒有緩過勁,各州府衙門就收到了朝廷的公文,先帝於正月初五駕崩,四大藩王遵照先帝遺詔擁護三皇子為新帝。
為哀悼先帝,自先帝駕崩之日起,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個月內禁止嫁娶,各地藩王在封地舉辦祭祀儀式,未得宣召,不得入京。
州府衙門收到公文,隨即將內容謄抄數份,下發到各級鄉鎮,張貼出來告知百姓。
裴景珩拿著刺史府下發的文書,閉眼沉思,從京師到永州,用八百裏加急,最快隻需五日,但這份文書不是走的八百裏加急,他讓人打聽過,送公文的衙役從京師出發,快馬加鞭花了二十日才到永州。
裴景珩猜測,應是朝廷擔心各地藩王打著奔喪的名義,進兵京師,故意延緩公文下發的時間。
先帝或許在初五之前就發生了意外,隻是宮中的人密而不發......
聯想陸雲芊的那個夢境,裴景珩給裴昌陵寫了一封信,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說朝廷延誤這麼久才公告先帝駕崩、新帝登基之事,定是擔心諸藩王作亂,京師想必已做好了應對之策。
目前時機未到,希望裴昌陵按兵不動,不管誰給他諫言舉兵入京,都不可聽信,否則敵國趁機來犯,永州將不保,大虞的江山危矣!
擔心裴昌陵定力不夠,裴景珩讓天福通知府城的暗探,盯著裴昌陵的一舉一動,每天去了哪些地方,見了哪些人,都要留心並做彙報......
司徒傲為了履行與辛安國守邊大將,同時也是辛安國七王爺南宮瑾的約定,一得到先帝駕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就請裴昌陵過府敘話。
自己乃堂堂王爺,被一個將軍呼來喝去的,有事不來王府,讓自己上門找他,裴昌陵很是窩氣,加上前段時間關於刺殺裴景珩、火燒縣衙的事一直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心裏很不得勁。
司徒傲要求進兵京師,謀取大業,裴昌陵爽快答應,前提是兵馬全部交由他管理,其他人不得幹預。
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司徒傲當然不幹,兩人爭論了一番,不歡而散。
裴昌陵收到裴景珩的信件後,覺得有道理,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他倒要看看,身邊的人,哪些忠,哪些奸。
之後一段時間,不管誰來找裴昌陵,他都接見,凡是讓他舉兵北上的,他就一臉憂愁的說自己無兵無錢。
那些人為了說服他,有錢出錢,有兵出兵。
裴昌陵這才知道,他手底下藏了這麼多“能人”,隨隨便便一湊,五千兵馬,二十萬兩銀子就到手了。
人、錢,裴昌陵全收下,說他和其他藩王商榷後,定好時日一同進京。
新皇登基,根基不穩,諸藩王縱然知道京師已有準備,為了前程,還是想搏一把。
中州靖王以四大藩王把持朝政,要清君側為名,派人聯係其他藩王,定於二月二十八在中州府會盟,屆時舉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