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茶會(2 / 2)

“就是!那小子的性情和世子、三公子都不像,看著就不像親兄弟,王室血脈重於天,千萬別讓人魚目混珠了。”

很多人在一旁附和,為了保證王室血脈的純正,讓司徒瑛勸說裴昌陵和裴景珩做個滴血認親,還說今日諸位長輩都在,正好做個見證。

裴昌陵和裴景珩為了堵住悠悠之口,定然都不會反對......

瞧著四下的人將自己想說想幹的都代替了,司徒瑛大喜過望,她和大哥的計劃正愁無法實施呢!

不管那個逆子是不是王爺子嗣,都該給他點教訓,得讓他知道,在老虎麵前,猴子永遠稱不了大王!

可該演的還是得演一下,不能讓人覺得她居心叵測,司徒瑛重重的歎聲氣,說:“王爺顧念舊情,極其器重老二,出了事都是盡力幫著兜底。

連祭祖這麼隆重的事,大家都到了,老二還沒到,都沒見王爺生氣,說老二是在路上耽擱了,祭祖前定會趕回來。

現在都快未時了,申時末就得祭拜先祖,他一路風塵仆仆的回來,也不知有沒有時間沐浴更衣,若沾染一身汙穢給先帝和諸位祖宗進香,那可是大不敬。

我雖是嫡母,可總歸不是親母,要是管多了,王爺會不高興,外人也會認為我心胸狹隘,容不下一個庶子,哎,我實在是為難。

你們說的滴血認親之事,王爺不會讚同的,你們是不知道,他當年有多寵愛方側夫人,說老二不是親生的,他斷不會信,還會指責我們挑撥是非,這事還是算了。”

都是常年混跡於後宅的人,誰會看不出司徒瑛的真實心思?

用一個沒了親娘,又沒有外家撐腰的庶子博得司徒瑛的歡心,很多人覺得這買賣不要太劃算。

一雍容華貴的婦人說:“王妃太心善了,有些事能忍,有些事斷不可含糊過去,尤其是關乎皇家子嗣之事。

我們這就去找那些叔祖、伯父、叔父們主持公道,定要將這事弄個水落石出,若二公子是王爺子嗣,大家便可安心,若不是,豈能讓他借用王府的威名出去招搖撞騙、為禍四方?”

一婦人說:“等下要給祖宗們進香叩拜,若裏麵混入了非王室血脈之人,諸位祖宗九泉之下豈能安息?這事必須弄明白!”

另一婦人說:“沒錯,不就是滴一滴血嗎,能還自己清白,想必二公子也樂意。”

在大家的不停“勸說”下,司徒瑛隻好“勉為其難”的帶著大夥,去正堂找正在接待諸位長輩的裴昌陵......

一些當家主母認識裴景珩的母親方側夫人,半點不信她會紅杏出牆,用一個過世多年之人的名節來做伐子教訓個庶子,手段太過下作,她們不屑也不願摻和這件事,繼續留在暖閣喝茶。

等司徒瑛她們離開,一個長相平平的丫鬟悄悄退出暖閣,從王府後門溜了出去,來到府城的鴻運樓三樓,將自己見到、聽到的一一彙報給她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