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條景嗣讓織田信長一直生存下去。編織了一個不會結束的夢,一邊使得對方承受不會終結的痛苦的同時,也一邊給予了渴望改變的動力——事實上,鬆永久秀的想法也隻是在設定當中的情況而已,隻要是織田信長依舊得到了“上條”這個姓氏的話,那麼就一定會成為一個普通的日語教師而遇到最初的。來到了日本的自己。接著,再像是通過青春戀愛喜劇一樣的相逢,將從過去拯救自己的責任交給他。然後……
織田信長希望上條景嗣拯救她,而上條景嗣卻造就了織田信長的不幸——前者,締造了上條景嗣這家夥到了日本戰國的事實,而後者,卻為自己的到來設計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起因。這種循環,簡直就像是傳說當中的銜尾蛇一樣。
若是雙方當中的任何一邊選擇等待而不是去尋找對方的話,那麼或許說雙方還會有在循環當中相遇的可能性——一方持續的等待。加上一方持續的追尋,那麼總會有找到的那一天吧。但是雙方同時開始尋找的話,那麼在那麼多時空當中再回的可能性也被降到了最低。
於是,這個故事也變成了一個不會結束的故事。
因為最重要演員的逃走,使得結束變成了開始——接著,事情也就和魔王所預料的那樣,故事再也不會有完結的一天了。
他想要讓時間,還有他的人生停留在今天。因為他害怕著未來的到來,害怕著終究有一天發現這全部是自己的夢境。於是,在戰場上也未曾退縮的男人在這種場合選擇了逃避。
“如果說時間向明天邁進會帶來不幸的話,那麼就讓一切停留在今天不就好了,比起說未知的未來,我更加願意守護現在……所以,停止吧。時間。”
如是的祈願著,然後用盡全力達成了這一事實,締造了一個不會結束的故事,締造了一個不會有結局的故事——看似,的確是一個還算不錯的解決方法。隻要這個故事當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好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重複著這個循環的話,那麼這個故事就不會有落幕的一天。
即使會悲痛,但是織田信長也會一次一次的和上條景嗣相遇,即使會分離,但是明智光秀也會一次一次的和上條景嗣結為夫婦。從上條景嗣來到戰國的那一天,到某個家夥離開現代的那一天,一次一次的相遇都會成為反複劇情當中的一部分。這樣的話,就可以一直見到那溫馨的日常了,這樣的話,就不會有迎來尾聲的那一天了。
隻要大家都裝作不知道,隻要所有演員們願意,那麼這出歌劇就永遠不會落幕。隻要是裝作糊塗的渡過每一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話,那麼大家的故事就都能夠延續下去。而那位原本隻存在於戰國的魔王,現在也守在了那扇通完結束的大門前——當然,還有他的軍隊,他是不會讓這個故事迎來尾聲的,他寧可悲喜劇一直反複上演,也不會願意看到故事的結局。放棄了未來還有過去,一心隻是想要守護現在,哪怕不會再迎來明天,這種事情他也覺得沒有任何問題。這條蛇,甚至已經是緊緊的纏繞住了原本不停流逝的時間,將整個時間禁錮於此。有始有終,有始無終,或者說,開始就是結尾。
因此,也可以這樣斷言吧。
“不打倒魔王就沒有未來。”
說到底也就是實力的較量吧——究竟未來更加重要,還是現在更加重要,這種事情誰都有誰的想法,不過,如果不能夠在關原戰勝魔王的話時間就不可能會有邁進的一天。
可是,既便是如此的設計了,故事還是會有迎來結束的那一天。
沒有什麼可以永垂不朽,任何事物都有其結束的那一天,這就是世界的常道,這種東西的尋常性,就和孩子們知道生老病死也是在所難免的一樣——縱使魔王拒絕著這些就連孩子們都清楚的東西,但是,自然的規律是不可能避免的。
莊周的夢會醒來的,上條景嗣的夢也是會醒來的,沒有故事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幻夢終醒這是無法避免的結局,而且,人們也一定都在期待著明天的到來吧。
“已經足夠了……這樣子的夢,已經是時候結束了。”
已經停滯了許久的,關原的風又一次開始了吹動。
當亂龍旗重新樹立在了關原戰場的時候,整個故事又一次的被人推動了。
“為了迎來明天,為了未知的故事結局,我已經做好了與你為敵的準備了,即使是再美麗的夢境,也是不能夠取代現實的,景嗣,我希望你能夠明白這一點,對不起,你的夢境,會由我們來終結。”
為了斬斷循環,也是為了迎來明天。(未完待續。。)
ps:如果說,正如文中所說,醒來之後發現一切都是神經病的夢的話,我想才是比全滅結局更加殘酷的badend致鬱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