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609 窮究的物語(3 / 3)

而這種事情的話,也是通過了綾禦前傳到了閉關的龍女那裏——其實就龍女本人來說的話,根本是不需要這種降服的證明的,接下來的話,她的目標也不可能放在甲斐,但是即便是如此,她的家臣們還是需要一個明確的交代。

畢竟,這個世界線上龍女的家臣團。要比另外一個的更加糟糕,

若是想讓他們接受,聯姻就是必要的事情。

不過即便如此,龍女還是想要見見那個充滿了覺悟的家夥,僅僅一次的話,也就足夠了。

“你要想好。這種事情的話,是事關一個女人終身幸福的大事,如果僅僅隻是因為政治而草率決定的話,那麼以後是不可能後悔的,畢竟這份婚約如果被毀的話,那麼就結果來說我不可能坐視不管。”

與其說是婚約,倒不如說是一份確確實實的讓渡吧,一個可以讓甲越真正聯手的方法——上杉景勝作為越後未來的掌控者,他和菊姬的孩子將會名正言順的擁有這兩地的繼承權。而為了這份繼承權。上杉僅僅隻是需要按兵不動就足夠了。

“我已經確實的有了覺悟,畢竟和您一樣,為了得到足以實現夢想的力量,總應該是要付出一些什麼的,這種事情的話,我也是明白的。”

即使是把頭低的很恭敬,可是山地人的那種頑強還是從眼睛當中流露了出來——甲州的山勢並不稱得上是秀麗,至少在大規模開始種植果樹之前。整個甲斐的人也是把水果當成了一種對於日常生活的補充,加入自己的菜單的東西。至少在人們的手能夠觸及到的範圍內,所有山果都會被采盡,所以留給山猴子的,隻有那些在陡峭的地勢甚至是懸崖邊的水果。

於是,僅僅隻是摘那樣子的水果,山猴子們就會搭成長梯而在那些險峻的地方進行采摘。如果說在這個過程當中稍稍有所失誤,那麼將會發生的後果誰都很清楚。

但是即便如此,山猴子們為了摘到那樣的果實,從來都不會畏懼。

“你的心意,我已經明白了。但是如果說你要上洛的話,我不可能派出一兵一卒,這種事情的話,你能夠理解麼?”

“山猴子的夢想由山猴子自身來實現,這種事情,我也認可。”

“那麼,也就這樣吧,但是,對於代價的話,你真的有了充足的概念麼?”

歎了一口氣,然後深深的感受著這家夥的決心——向自己如此低頭的背後,就象征的是武田一脈曆來的努力,以及武田信繁的死都被一筆勾銷了,許下這樣子承諾的家夥,回到了領地之後也應該會很麻煩的吧。

“雖然貴為軍神,但是每次看到由本方和敵人屍體所堆積而成的屍山血海的時候,我都不可能做到不動搖,隻是每次動搖過後,我依舊能夠努力的調整回來。但是你這家夥……太年輕了啊,你知不知道,你身上所背負著的是武田家族一脈十數代家督的夙願,那種沉重的東西,你真的能夠決定怎麼樣都無所謂麼?”

眼前姑娘的未來,正是自己所背負的現在,雖然說對於自己的行為本身保持著信念不會輕易更改,但是同樣的也不代表希望自己再會多上幾個同類——毗沙門天王隻要有一個就足夠了,那種悲傷的角色的話,並不需要太多。

“算了……如果是現在的話,你應該是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的,但是真正到了戰場上的話,你就未必真的能夠發現你願望的本質,人啊,就是這樣,總是把戰場想象的過於美好,而不管是堆積了多高的屍骨之山,都依舊不會發現那殘忍的一麵。”

恐怕龍女自己都不會意識到,自己最近的發言是多麼像某個家夥的哀歎——如是的想想,其實也是一種相當高姿態的感慨。身處戰場之上,卻對於戰場之上的所有人做出這樣子的評價,就足以說明其本身的格局已經淩駕於普通的戰場和戰士之上了。

要是別人做出這番感歎的話,那麼的確是有一些不太恰當的樣子,畢竟作為武人本身對於戰爭的否認就無疑是背離了其存在的價值,但是如果說是上杉謙信的話,那麼她或許是足以做出這樣子的評論——曆經無數沙場而不敗軍神的發言即使是幼虎也不得不開始有所重視吧。

揮了揮手,然後示意退下——很早之前自己就明白,自己和那個山裏人即使是有著很多的共通點,也有著很多想要交流的事情,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雙方之間並不是一種能夠互相兼容的關係,畢竟自己所追求的大義。和對方所追求的小義之間或許並沒有誰更加高尚的問題,但是隻要是互相矛盾了的話,那麼就是不可能共存的。

總之,這份並不愉快的會麵就那麼迅速的結束了——錯誤的夢想,又一次傳承到了後輩的身上,而才能不足的後輩。或許不僅僅隻是會重複,更加是會放大前輩的悲劇。

……

有著充分的遇見之後,那麼結局也是理所當然的到來了,比起說那個合格的前輩來說,後輩僅僅隻是憑借心意的話是守護不了什麼的——如果說是在包圍網鼎盛的時期進攻的話,那麼自己所麵對的僅僅隻是德川家康的三河武士和象征當中的援軍,而現在再進攻的話,自己所遇到的敵人數量恐怕是空前的吧。

沒有長島一向宗的牽製,不管是出於什麼樣子的目的。如今的織田能夠派出的支援兵力已經不是三千之數了,在安土落成之後,如今的信長動員的是幾乎整個織田家的總實力來擊敗武田——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對於山中猛虎的一種尊重吧,比起說是上杉家因為本家失去了家督而不加以攻伐的那種“略帶輕視的仁慈”來說,幼虎菊姬更加喜歡的倒是這種“殘酷的尊重”。

實現了兵農分離之後,織田家能夠動用的總兵力或許是對不起其四百五十萬石的石高,而且圍攻石山和對付越前的一向一揆需要大量的兵力。不過此次抽調出的三萬大軍當中也是有著數量眾多的名將——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勝家,丹羽長秀,前田利家,各地的鎮守武將以及母衣眾以完整的陣容出席的話,那麼也已經代表了足夠了的決心了。

相反倒是武田這裏的話,至少在陣容方麵的話就有一點點小小的問題了。準確的來說,應該算是向心力方麵的問題吧。

甲陽的名臣們和作為前輩的逍遙軒所選擇的應該是相對來說穩妥的策略——從實質上,他們已經清楚了所謂的時勢,也已經放棄了遙不可及的夢想而轉而選擇相對穩妥的策略,而現在再和最有可能獲取天下的信長為敵實在是一種殊為不智的選擇。

十多代的夢想。疲勞的不僅僅隻是山地的百姓,還有作戰的武士們的士氣,

而這種預感的話,在正常情況下還是沒有錯誤的,在最後進攻甲斐的戰役當中,信長也是相當殘忍的頒布了對於武田一族趕盡殺絕的命令,而那個時候依舊活著的信廉也是死於被抓獲之後的斬首酷刑。

所以,不管是望月,跡部,山縣,高阪等名將都對這場複仇之戰都抱著不看好的態度的時候,菊姬還是在北方穩定的情況下出兵進攻三河,而這次動員的總兵力數量,也比記載的數量多上一些——本來應該守備海津防備上杉的逃彈正高阪昌信也帶著精銳的信濃守備隊一萬人加入了戰場,總之,雖然說北條和上杉都拒絕派出支援的時候,擁有著一百二十萬石領地的武田能夠派出兩萬五千人的精銳部隊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了。雖然少於前輩,但是這支新軍當中卻裝備著一千五百支鐵炮待用,就這一點來說,的確是讓人們覺得有一點萌虎重新歸來的感覺。

而她自己的話,也因為是繼承了萌虎的夢想而沒有選擇特立獨行的樣子——從一開始,她就不是那種想要超越前輩的後輩,而隻是希望將前輩未竟事業結束的家夥。雖然在氣度上肯定是比不過某隻老虎,但是那種謙卑的定位果然還是得到了許多家臣們的認可,所以即使是在這種時候不智的出兵,多數的甲陽家臣們還是跟隨著她一起向遠江進軍。

意圖想要續寫信玄未盡的故事,那種心意的確是沒有錯誤——人們總是會想象著,如果當初的亞曆山大大帝走完了他的旅程,那麼他會和東方諸國有如何的碰撞呢這種事情。畢竟曆史沒有如果,所以當這些東西僅僅隻是停留在了可能性這個概念的時候,那麼或許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理想之所以美好僅僅是因為它未能實現而已,物語之所以美好也是因為其飄渺的結尾而已——所以,在這種時候依舊不解風情的窮究結果的代價,一定會是毀滅性的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