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收獲的是果實和來年的希望,但對於淺井久政來說,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希望了。對手已經太多了,自己就連其中那個最弱的六角家都無法戰勝,做完了決定之後,他也打算在明天寫好新的書狀,再次讓人轉達,即使是沒有辦法作為戰國大名存在,他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可有的事情,並不是如他所想象的那麼暗淡無光,當日頭西斜,他打算抱著兒子回到天守閣耳朵時候,琵琶湖連接的北方突然出現了一支蜿蜒著行軍的部隊,人數雖然並不多,但是這支部隊還是以一種不緊不慢的姿態慢慢的接近了小穀城。每當這些武士們在田壟上經過,附近的農人們都會爆發出一陣強烈的歡呼,就好像是迎接屬於他們的救世主一樣。靠旗上的木瓜紋曾經讓多少人感到懼怕,但是此刻久政所看到之後卻也顯得無比安心,之前的頹廢已經蕩然不存,因為他所見到的,並不是織田家白底紅章的織田木瓜,而是屬於淺井家最忠實的盟友,在自己父親時代就定下了盟約,至今已經二十四年的朝倉家的三連木瓜紋。
“是伯父啊……果然,父親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擺在戰國依舊是成立的,和淺井家同盟的兩代人的朝倉家當中,就有那麼一個被稱為越前軍神的男人朝倉宗滴,這位時年七十二歲的老爺子侍奉了朝倉家五代人,而當初作為淺井亮政的密友更加是促成了淺井朝倉同盟的重要人物。當時近江越前,就有著北朝倉,南淺井的說法,雖然當年那個在馬上如同熊一般指點江山的武士如今已成為了一個幹瘦的老頭,可是當朝倉宗滴這個名字出現的時候,所帶來的鼓舞就足以挽回一些局勢了。
對於淺井家這個盟友,作為越前名門的朝倉本家其實也是懷著一種相當糾葛的心情。原先淺井亮政執政的時候,這兩家的同盟幾乎就是天作之合,近畿方麵有雄才大略的淺井亮政負責,而丹後,加賀方麵則有朝倉宗滴來監督。本來的話,這樣的組合是要比原來曆史上的那個織田德川遠遠要優越得多,可是自從亮政去世以來,江山日下的淺井家就漸漸的成為了朝倉家的負累,一係列在近畿的失敗都深深的人感到這個盟友已經開始不可靠,直到淺井家臣從與六角家之後,朝倉家也隻能尊重自己盟友的選擇——既然淺井家已經是其他大名的臣從,那麼為了和其他大名保持平等身份,實質上的由亮政和朝倉宗滴所定下的盟約已經失效。而此刻出現在淺井家領地中的,也並非是朝倉家的援軍,準確的來說,這是來自於朝倉宗滴一人的援軍。
一向作為軍奉行出陣,掌管著敦賀郡的朝倉宗滴作為五代宿老,其真實能夠掌握的能量說不定可以直接推翻當代家主,而值得慶幸的是,這個老爺子並沒有那種野心,而是一心一意的輔佐著朝倉家。隻要是他坐鎮加賀方麵一天,那麼一向宗就永遠不敢再次入侵越前,九龍口的河水曾經被三十萬一向宗徒的鮮血染紅過,在一向宗的眼裏,比起那個新興的上條景嗣大魔王,他們更加怕的是這位朝倉家的魔神。而現在這位越前軍神,也可以說是任性了一把,帶著朝倉家的常備軍來到了小穀城表明自己不會放棄盟友的態度。這些來自於敦賀的備隊卻和織田家的差距略大,相對來說,真正生活在日本的人,應該對於這種幾百人所編成的“備”更加的有熟悉感。而朝倉宗滴手下的敦賀備,真正的人數也不過是數百人,行走在田間地頭卻被農人們當成是神明一樣的崇拜。位於北近江的淺井家,真正缺少的並不是那些可以用來作戰的士兵,而是缺少一個可以帶領他們走向勝利的將領。但此刻朝倉宗滴卻彌補了這一點,給這一國的人民一些雖然渺小,但是已經足以點起鬥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