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變換角度(1 / 2)

這幾天趙傑的生活過得無疑是悠閑的。留守在工程部辦公室裏的他,帶上自己的茶杯,一大早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將自己的茶給泡上,接下去的時間裏,他會和同事們摸科打混的侃上些無傷大雅的言詞。或者是散上一圈煙後,搗騰著桌上的報紙,邊邊角角的仔細關心下新聞。當然偶爾也會翻起那幾十頁的規程,似模似樣的晃悠著翹起的腿,一目數行的來上幾遍。

而公司那邊如若有事,打過電話趙傑照樣能一五一十毫不耽擱的處理妥當。要是真遇到確實需要他現場拍板的事,趙傑便會給帶自己的張師傅打個招呼,溜號前去解決個半把天的也不會有任何關係。

就這樣,趙傑心情愉快的混上了一個多星期。終於在這一天,他迎來了陪同張師傅到現場的機會。對於趙傑來說,相比起Q市的其他幾個區,南區肯定是他最熟悉的。可通過這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他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實南區的行政麵積遠比他以前預料的要大得多。

但是今天,跟著師傅首次出現場的趙傑,在車停穩的一刹那才有些意外的發現,此行的目的地竟是自己公司的大學城項目工地。

望著忙碌的施工場麵,師傅不無自豪的指著麵前的景象給趙傑介紹道:“小趙啊,這就是我們南區在建的大學城了,你以前可能從電視新聞或者報紙上了解過。怎麼樣?現場的感覺是不是更加壯觀呀。”

張師傅說完這些,心思明顯已經飄遠的趙傑,習慣性的點了點頭。接著便跟上師傅前行的步伐,在工地上高一腳低一腳的上下竄動開來。

還好,沒走多遠,張師傅就找到了起初電話聯係過的施工方。這邊的趙傑正望著地上的管線發著呆,那邊師傅就已經三言兩語的把情況搞清楚了。似乎遇到點麻煩的師傅,這時才想起給對方介紹起趙傑來。介紹的同時,作為傳授經驗的需要。師傅輕拍趙傑的肩膀,語重心長的給趙傑講述起這一片區,供氣管道的鋪設安裝情況。

在講述的過程中,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無疑是重點被師傅提到的。這其中就包括了時下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臨時工棚占壓管線。這種情況按照平時的處理程序,是應由我們供氣公司工程部發出《違章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然後到時限仍未自行處理的,則由工作人員上門勸說,或與肇事單位簽訂《責任擔保書》。由於沒有強製拆除的執法權力,到這步就算是把可能出現的事故責任劃清了。當然事後的監測還是需要定期進行的。

可是,今天的問題恰巧出現在,被占壓的這段管線按照圖紙規劃,其上需要安裝一個閥門作為將來臨時切斷之用。然而很明顯,如果遵照平日裏不痛不癢的常規解決辦法的話,說不定可能挨到對方施工完畢都未必把這個問題徹底的整改完成。

張師傅給趙傑講完這些,也不理會趙傑表情中流露的思考。再一次回過頭和現場的施工方開始商量是否有其他的可行辦法。同時,不時的通過手機,把目前麵臨的一些狀況向部門裏彙報。站在旁邊的趙傑,此時插不上嘴無所事事的隻能擺出一副虛心求教的姿態,配合的立在那裏保持著皺眉的狀態。

終於,事情還是沒能得到解決。張師傅掛上最後一通和大學城項目部門協調的電話,無果的隻好將請示得來的備用方案,擺出來和現場的人員進行溝通。不過,效果似乎是不理想的。趙傑掛著耳朵聽來一大堆諸如街沿距離、預留人行道、日常維護安全一類不甚了然的詞彙組合。隱約的感覺,如果變更了圖紙規劃那麼將來對應建造的閥井位置,很可能會設置在車行道上或是偏離到了其他某些地方。至於其他的關鍵,就不是現在半吊水都算不上的趙傑所能領悟的了。

返回公司的路上,絲毫沒被困難影響到情緒的師傅,調侃著跟趙傑聊起了有關大學城的話題。同時,話語行間自然的帶出了公司,之所以在大學城的施工過程中頻繁出現問題的症結所在。

原來,正騰科技在大學城項目上的相關基建資金,都是交由政府統一撥付給有關職能單位的。經過這一流程,在外加區裏領導的招呼,這就使得往常多少可以打點秋風,巧立點名目來爭取經費的一些單位,缺乏了可以站住腳的理由。並且隨著大學城規模的日益顯現,資金注入量的劇增,南區政府更加高度的關注和支持,令工程建築人員的腰板同時也堅實了起來。所以,遇事一概把源頭拋給政府,找碴求關係統統不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