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便糾合了幾千精兵突圍而出,輾轉千裏,來到了遼東的襄平(今遼寧遼陽)。此地遠離中原,可負隅頑抗一時。
秦軍攻陷薊城,實際上就算滅掉了燕國。此時嬴政對天下這盤大棋,已經可以閉著眼睛來下了。六國倒掉了三國,按“遠交近攻”之策,剩下的三個要先幹掉楚與魏,剩一個齊,最後來玩。
但是燕還有殘餘勢力,不幹掉它,解不了心頭之恨,於是嬴政派大將李信,帶領原王翦一部,去征遼東。
燕王喜又慌了,竟然寫信向千裏之外的代國求援。那代王嘉,是原來的趙太子嘉,算是燕王的晚輩了,又是蕞爾小國的國君,能有什麼好主意。代王回信,果然是一餿主意:“大王若殺太子丹以獻秦王,則秦王必消氣。”
燕王喜想想,這餿主意還真是唯一的好主意,就決意實行。太子丹此前被李信追緝,已經跑到衍水藏了起來,沒料想他父王派了秘使去把他殺了。
可憐一場驚天動地的謀殺行動之策劃者,此時自己的腦袋也被裝進木匣裏了。
嬴政得到太子丹的首級,心理平衡了一些,在大殿上拔不出劍的恥辱,總算是血洗了。由於這時秦軍準備去收拾強大的楚國,所以捉拿燕王喜的行動有所放緩。
燕王喜在遼東苟延殘喘了五年,秦滅楚後,嬴政騰出手來,就派軍中新秀王賁,去遼東把燕王喜生擒了回來。名義上的燕國,到此徹底終結。
此後,“荊軻刺秦”還有一個尾聲。嬴政統一天下後,曾經下令緝捕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門客們聞訊全部逃亡一空。
荊軻最鐵的哥們兒高漸離也改名換姓,給人家去做酒水師傅。時間長了,幹得很勞累,有時聽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擊築,就流連不忍離去,常常品評道:“這琴彈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有仆人就把這情況告訴了主人,主人覺得新奇,便叫高漸離到堂前擊築,滿座賓都說彈得好,賞了他不少酒喝。
高漸離想:這麼躲藏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於是退下堂來,把自己的築和衣裳從行裝匣子裏取出來,打扮一新,來到堂前。這一下,舉座皆驚,大夥兒都站起來向他行禮,尊他為上賓,請他擊築唱歌。
高漸離一彈起琴,就想起荊軻,直唱得客人淚流滿麵而去。
這個地方的人都知道了他有這一手,就輪流請他去做客。
名氣一大,漸漸地嬴政也知道了,下令召見這位奇人。有認識他的人,就彙報說:“這是高漸離呀。”
嬴政憐惜高漸離的才華,就特別開恩,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讓他做宮廷琴師。高漸離每次擊築,嬴政都說好。就這樣,高漸離成了嬴政身邊的紅人。
時間能磨滅是非,但磨滅不了仇恨。高漸離忘不了的還是密友荊軻的未竟之誌。他悄悄把鉛塊放進築中,當再次進宮擊築時,便舉起築猛擊嬴政,可惜沒有擊中。
嬴政終於明白了:仇恨是不能化解的,狼就是狼,羊永遠是羊。於是下令殺了高漸離,“終身不複近諸侯之人”。
易水悲歌,到此才成絕響。
什麼叫做信念?荊軻、高漸離的前仆後繼就是。相比較之下,古人大概對信念要更執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