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兵潰三路(1)(2 / 3)

許國威,號元真,福建晉江縣人。能詩文,講義氣,與楊鎬交情頗深。

鄧子龍,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江西豐城人,時年六十八歲。早年與劉給廷組成劉鄧大軍,在雲南跟苗民、緬甸人交過手。據說鄧公還是努爾哈赤的救命恩人。《嘯亭雜錄·卷八》中說:“東南建上神殿,南向,相傳為祀明將鄧子龍位。蓋子龍與太祖有舊誼,故附祀之。”

水師部隊的到達,使東征軍的總數達到東征期間的最高峰。

但是,新科經理萬世德卻賴在國內,遲遲不肯去朝鮮赴任。楊鎬又罷職回去,東征軍群龍無首。經略邢玠不得不在七月下旬飛渡鴨綠江,八月初三趕回王京。從此之後,邢玠獨自承擔起抗倭大業的重任。

邢玠一到王京,馬上進行兵力部署。島山之戰,楊鎬並敵一向,結果頓兵挫銳於堅城之下,反為日本人所趁。於是,有人勸邢玠改變戰法,朝鮮地理山水險阻,兵聚一處,難以成功,不如因地劃分戰區,任命統將,各自戰守,必能全勝。

邢玠馬上接受這一建議,對已經入朝的六萬多明軍重新整編,劃為三路。又吸取島山失利的教訓,令陳璘的水師為獨立一路,配合三路明軍的陸路攻勢:

東路軍共二萬四千人,由提督麻貴統轄。下有:

參將楊登山,騎兵一千。

指揮同知薛虎臣,步兵三千。

副總兵吳惟忠,步兵四千。

參將王國棟,騎兵二千。

遊擊陳蠶,步兵三千。

遊擊葉思忠,步兵二千。

遊擊陳寅,步兵三千。

遊擊頗貴,騎兵三千。

副總兵解生,騎兵二千。

遊擊彭信古,步兵一千。

中路軍共一萬三千五百人,由提督董一元統帥。下有:

遊擊途寬,步兵五百。

遊擊郝三聘,騎兵一千。

遊擊葉邦榮,浙江兵一千五百。

遊擊盧得功,騎兵三千。

遊擊茅國器,騎兵三千。

副總兵張榜,步兵四千五百。

西路軍共一萬三千六百人,由提督劉給廷統領。下有:

副總兵李芳春,騎兵二千。

遊擊牛伯英,騎兵六百。

遊擊藍芳威,南兵三千。

參將李寧,騎兵二千五百。

副總兵吳廣,狼土兵①五千五百。

水路共一萬三千二百人,由提督陳璘統轄。下有:

遊擊許國威,步兵一千。

參將王元周,水兵二千。

把總李天常,水兵二千七百。

遊擊季金水,兵三千。

遊擊沈懋,水兵一千。

遊擊福日昇,水兵一千五百。

遊擊梁天胤,水兵二千。

明軍總數共六萬四千三百。

中路軍統帥董一元,號小山,河北張家口宣化人,出身將門世家,多次率部與蒙古騎兵作戰,屢立戰功。

經過邢玠的重整之後,明軍士氣旺盛,鬥誌昂揚。於是,邢玠決定發動秋季攻勢,把日本人徹底消滅幹淨。

2.關白之死

明軍將大舉南攻,而順天將首當其衝。消息傳來,順天倭營亂成一團。島山的慘烈戰況曆曆在目,小西行長不戰而栗,竭力主張退保釜山。

加藤嘉明獨自奮勇:“還沒有看見敵軍戰旗就逃去,不是大丈夫所為。諸位各走各的,我獨行我誌。”毛利秀元、加藤清正在蔚山商議後,派人告訴小

① 狼土兵:又稱俍土兵。主要是湖廣、廣西兩省壯族土司的地方武裝,以及湘西土家族的土兵。俍土兵紀律嚴明,有自己獨特的戰術。在明朝抗擊沿海倭寇的鬥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西行長:“聞得主將要棄守順天,我等認為加藤嘉明所說的似乎有理,還是讓太閣親自裁斷。”

小西行長派人去名護屋。豐臣秀吉大怒,還沒有見到一個明軍就渾身發抖,於是嚴禁棄守順天。當然,豐臣秀吉也不忘恩威並施,五月初三,嘉賞小西行長奪取釜山的首功,賜給寶劍、寶馬,並許諾:“日後當加賜封邑。”

同時,豐臣秀吉針對邢玠的部署,吸取島山的經驗教訓,確立固守為主的作戰方針,著令各個倭營加強構築陣地防禦工事,以應對明軍的秋季攻勢。緊接著,小早川秀秋、宇喜多秀家、淺野長幸等部的七萬四國兵,約七萬人,撤回國休整,養精蓄銳,準備在明軍攻勢衰竭之後,予以猛烈的大反攻。

最後,補充四五千人給遭受滅絕打擊的加藤清正,使其總兵力達到一萬餘人。

整編之後的侵朝日軍仍有六萬七千四百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