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國際經濟交流的日益密切,很多政客、經濟商業人士、軍隊將官此時視野大開,對外界的了解也越來越多。正是因為這種了解,很多政客非常希望國內軍隊此時能夠趁機參戰,以為本身團體謀取更多利益。隻不過在參戰方向上,這些人有所分歧而已。而工商業團體更多趨向於繼續保持中立,適當運用手中資源對雙方實施平衡,以獲取更大利益。
蔣、李兩人在這上麵的分歧,正是國內兩大主流呼聲的一次表現。
受方先本等壓製,原來的官僚資本此時日子並不好過,雖然國內經濟極速發展,但他們因為需要改變經營模式和思路,白白的喪失了很多機會。這些官僚資本更適應由自身權力帶來的強製性經營、剝削手段,而此時國內除了那些被販賣的外來人口之外,對勞工權益、經營手段都有極為嚴格的規範。
尤其是一年之前,戰爭結束沒多久,因為工商業極速發展,城市用地立刻極端緊張,一些老官僚老地主立刻廣購土地、建造房屋趁機哄抬地價、房價。然而當郭清根據吳克的建議,對房屋所有人所擁有的第二套、第三套房屋實施100%、200%征稅、並以專門的工作小組進行強製清理後,一時之間所有參與哄抬的官僚資本、地主老財幾乎都大大損失一把。
由於吳克的強力支持,甚至連蔣氏家族也在這場投機中損失慘重。幸好目前國內可投資項目眾多,隻要不與政府、民生作對,幾乎所有投資都能賺到翻倍地利潤,這場由老官僚資本舊地主引起的投機風暴才沒能引起多少震撼。
而這些家夥被壓製之後。除了那些不受保護的外來人口比較適宜他們的貪婪外,其他各種正常地投資都很難滿足他們的胃口,因此戰爭被這些人再次提起。原本應該老成持重的蔣介s,此時受他那一係舊官僚資本的攛掇。轉而支持對俄、對日作戰,以獲取南亞、北亞更大更多利益。
與此相反,新興地李宗r等一係勢力剛剛在國內發展中獲利,在西南地區也獲得充足利益,同時巨大的外貿中轉等等收益也給各地帶來想像不到的財富。因此,此時這些人反而更希望能獲得穩定,以持續這種發展速度。
至於吳克這一係勢力,內部也出現兩種呼聲。
從事經濟、政府工作的郭清、方先本等從國內經濟發展出發,建議吳克暫緩對外宣戰。方先本認為,國家此時之所以能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速度。主要還是因為中立政策帶來的貿易收入。一旦這種中立被破壞,則貿易立刻就會受到衝擊,這必然衝擊現在的市場。給市場帶來災難。
而來自軍方的代表,包括周參謀總長卻認為。此時實乃參戰的最好時機。參謀部認為,從雙方此刻戰爭局勢分析,不論參與任何一方。在未來都可以確保獲取足夠利益。參謀部部分激進參謀甚至得出結論,隻要以戰爭方式介入,未來歐亞大陸至少會有本國一半利益.手機站爭論非常激烈,連吳克一時之間也有些難以決斷,畢竟此時的戰爭局麵已經改變,雖然曆史地慣性讓戰爭還有些類似於原來二戰的模式,但交戰雙方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很大變化,誰也不知道未來勝負究竟屬於哪一方。
從吳克地角度分析,此時德軍雖在歐洲占據上風,並且根據最新力量對比,如果俄軍不能獲得補給,這場歐洲大戰必將因俄軍被殲滅而告終。但此時美英法軍已經向意大利發起進攻,德軍後院起火,內線情報顯示,希特勒還沒有調動大股兵力進入意大利協防的意思。同時,美軍在遠東地大舉行動,也對日軍後方產生極大威脅,並且對自己對遠東的計劃產生威脅。
如同斯大l所擔心的一樣,吳克不相信美國人會有什麼好心,一旦美軍遠東作戰獲勝,以阿拉斯加作為中轉基地,再依托其本身強大地工業基礎,很容易在遠東建立起一個牢固的軍事基地。如果戰情出現這種變化,未來將更加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