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這就是變相的持久戰啊!沒想到白崇x很能想到這些。不過,吳克並不覺得白崇x這樣的建議對斯大l有用。
失去歐洲地區,對斯大l來說就失去了整個軍隊的根本,其執政期間對除去俄羅斯之外的其他地區實施的高壓政策,也使得他得不到西伯利亞地區各民族的支持,說不定那些民族還會給他製造一些麻煩,遠東共和國、哈薩克民族暴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沒有民眾基礎、沒有工業基礎,斯大林即使一時擊潰日軍,也很難在亞洲站穩腳跟。
其次,此時俄軍軍隊以保衛家鄉而戰,士氣容易調動,一旦放棄俄羅斯,那些軍隊未必就會聽從他的指揮,屆時,隻要有人打出堅決不撤退的旗號,斯大l的地位就會難以保證,也許,連德軍支持的俄羅斯解放軍都有可能獲得俄羅斯人的支持。
斯大l會願意放棄領袖位置嗎?能夠放棄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紅色政權嗎?這幾乎與日軍騎虎難下不得不戰一個道理,斯大林想要保住位置,想要保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政權,就不得不在歐洲與德軍決一死戰。
對斯大l來說,在俄歐洲戰場即使戰敗,被迫走向遊擊戰爭,也比轉而集中全力對日作戰,重新建立亞洲基地要容易很多。畢竟那裏他和他的軍隊擁有的民眾基礎,反擊機會更多。吳克相信,斯大l通過不斷湧起的少數民族叛亂。一定會看清這點。
吳克相信,白崇x那樣地極端辦法,最多也隻會作為絕境之後的選擇,相對來說。即使大戰失敗,以歐洲地區的小城鎮為基地,在歐洲實施持久戰才是他最好的選擇。
“對於遠東,我們確實要迫使斯大l承認。不過,我不希望為此支付任何代價,同時,我軍地戰略意圖是,在我國四周不允許任何可以挑釁我們的強權存在。正如白部長所說,日本人已經是強弩之末,處處都是弱點,根本不足為慮,但是,俄國卻絕對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俄國貪婪的掠奪本性對我們來說具有絕對威脅。雖然此時幾乎陷入絕境,但以其工業基礎、人力、物力資源來說,隻要沒有在這場戰爭中倒下。就能很快崛起,對我繼續產生威脅.,電腦站因此。出兵助俄作戰,不論是從貿易還是從軍事角度出發,都絕不可取。
我們不能以與日德等國貿易地巨大損失。去幫助一個足以威脅自己的對手!軍部意見是,對俄主力部隊要幫,要利用他們與日德進行持久消耗,使雙方經濟至少後退20年;另外,對俄各民族地方力量我們更要幫,要幫助俄聯邦各民族爭取屬於自己的自由。
自由!多美好的詞彙,我們在幫助俄各民族爭取自由的同時,也要幫助那些叫喊著正義、公平、自由的國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自由程度!”
會議在吳克別有用心的話語中結束,隨後中美英俄代表齊聚南京,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談判。
如同吳克所料的那般,陷入絕境地斯大l沒有勇氣放棄歐洲,最終不得不在中國的威脅以及現實情況下,與中國簽署協議,承認將原屬中國的遠東領土歸還中國,而中國方麵作為回報,僅答應從現役裝甲部隊中,抽調6個裝甲快速完成雙方前次地軍火交易增補協定。
不僅如此,中國談判代表還根據遠東已被日軍占領的現實情況,再結合中國唐漢曆史,要求俄國給與補償,承認東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同樣屬於中國。中國代表這一“得寸進尺”地要求讓斯大l再次掀翻了桌子。
雖然最終斯大l沒有妥協,不過中國也似乎並不在意斯大l的反應,反而高調與日本進行交流。甚至連交流內容都在“口風不嚴”的外交人員大意下泄露出來。
原來中日交流地重點竟然是,中國以承諾不出兵,並願意以在戰後支持日本在東南亞以及印度的建設為條件,向日本交換北亞地區戰後所有權。同時,中國談判人員向日本保證,如果日本願意簽署交換協議,中國則在一年之內向日本再次提供20個裝甲師、1000架直升飛機作為交換條件,並且中**隊、物資願意立刻大舉進入北亞,幫助日軍穩定後方,提供作戰物資。
以日本放棄安南、老撾等地換取裝甲部隊的魄力來看,這個條件已經非常優厚,唯一不便的就是,日本一旦接受這個條件,必將放棄與其本土最近的北亞而不得不重點經營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