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在丘吉爾的希望中,如吳克推測的那樣在歐洲東線忽然爆發。1941年6月,德軍攻克英國後,經過兩個月修整,集中3000架飛機、兩個裝甲集團軍突然對俄展開西線展開閃電襲擊。士氣高昂的德軍士兵在古德裏安等人率領下,突襲首日即突破俄軍防線,隨後一日內狂進120公裏,讓斯大l大為震驚。
對德軍東進,斯大l早有防備,不僅嚴密注視德軍的一舉一動,還以犧牲東線為代價集結大軍在西線采取密集防禦姿態,連部分城市的工業設備也進行了大規模遷移。然而,即使做出如此防範,他的軍隊竟然在一天不到的時間內被敵突破120公裏,這實在讓驕傲的斯大l幾乎不敢相信手中戰報。
於此同時,日軍也受希特勒要求,在北亞地區對俄展開小規模反擊,牽製東線俄軍西調。不過,因彬山元部此前受創過重,此次反擊效果極為不佳,白白葬送一個日印混合師團,僅僅向伊爾庫茲克東側推進不過3公裏,對斯大l來說,這不能不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我們不能再等國會那些目光短淺的家夥做出決議了!赫爾,以中國和德國、日本的關係,我可以想像俄國被擊敗後,下一個目標將會是誰!我們必須要為美國大陸的和平穩定而戰!”
羅斯福在他的辦公室中激動的向赫爾說著。這個一向比較平靜的老頭,被國會那些目光短淺的商人所束縛,不得不眼睜睜看著英國滅亡,此時德軍大舉進攻俄國,並在一日內狂進百多公裏,思即美國未來,羅斯福不禁非常惱怒。
“是的,總統先生!德日進攻俄國,中國很可能依舊采取旁觀態度,畢竟從這兩年中國所采取的政策來看,中國不願意看到俄國這個急劇侵略性的國家在其身邊。而以德日目前與中國的關係來看,德國很可能會對中國進行進一步拉攏,甚至會邀請中國瓜分俄國領土。
毫無疑問,一旦這種局麵形成,中國這個新興的中立的工業國家、軍事強國,將會成為德、日、意強大的後方基地,而在俄滅亡後,我們美國將必然成為協約國的下一個目標。總統先生,我們絕不能允許這種局麵發生,否則這將是美國的災難。”
赫爾從局勢出發,對羅斯福的判斷給與肯定。通過中東石油爭奪戰,現實已經擺在眼前,中國沒有做出讓步,但德國卻反而率先做出一些退讓,最後僅僅取得伊拉克的大部分石油利益,這讓赫爾對德中之間的交往感到非常擔心。
“赫爾,我要求你不論用什麼辦法,一定要讓海軍率先與英國艦隊在大西洋乃至太平洋進行廣泛合作。德國不是曾對我海運商船實行潛艇戰麼?就以這個為借口,擴大對英國海軍的協同作戰。在非洲地區,我們必須加大雇傭兵的派遣力度,幫助英國人抵抗意大利以及德軍的進攻。另外,赫爾,我需要在太平洋地區進行一場戰爭,一場斷去德軍臂膀、堅定中國中立立場的戰爭!
想要遏製德軍,我們必須在先大力援助俄國,使其最大可能削弱德軍實力,同時,在協約國集團中,盡可能先擊潰意大利、日本這兩個相對弱小德軍盟友。赫爾,我們需要且必須要一個讓全美利堅公民,都積極響應的戰爭理由,我希望您能幫我完成這個需要。”
“總統閣下,我想我們可能必須先付出一些代價,否則國會那些人很難通過參戰決議!”
對羅斯福的要求,赫爾聳著肩膀攤了攤雙手,顯得有些為難。
“赫爾,你去做吧!有些時候,代價是必須要付出的!”
赫爾匆匆離去後,羅斯福呆坐在輪椅上,死死盯著地球儀上菲律賓、關島、阿拉斯加等地,許久過後長歎了一口氣。他知道赫爾所說的意思,在這之前他們就曾就如何讓戰爭不波及美洲大陸做過詳細交流,關島、菲律賓乃至阿拉斯加成了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