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他很難想像就是以英國海運力量的強大,又能運出多少財物和國民呢?再說海軍還要與德海軍進行殘酷的海戰,同時,海上還有德軍大量潛艇部隊正在進行破交戰,所有航線都充滿危險。他認為,英國必須要支持一年至少半年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大的搬遷行動。
指揮官的話獲得英國遠東外交司司長格善理的支持,格善理當即向丘吉爾提出三個解決方案:第一,接受要求,獲得中美幫助;第二,斷然拒絕,以戰爭形式逼迫中美幫助;第三,盡量拖延,謀取幫助。格善理認為,在目前局勢下,采取第三個解決方案最為合適。
“首相閣下,我覺得我們應該先設法獲得幫助,盡量增強本島防禦力量,至於遠東殖民領,我們可以擺出願意談判的姿態,和中美慢慢的進行談判。如果中美在談判未結束之前就出兵印度,我們正好可以將部隊撤回歐洲作戰,屆時,即便在戰爭出現轉機時刻,中美已經將日軍趕出馬來亞,隻要我們的談判沒有結束,馬來亞、印度等地依舊還是屬於大英帝國,我們有權要回。”
“不,我們堅決不能做出任何讓步,否則以目前局勢,中美一定會利用我們的困難不斷蠶食大英帝國的海外領地。我們需要中美組成雇傭軍團進入印度解救我軍,但必須堅決明確的拒絕中美的要求,不能給他們任何幻想。”
艾登聽了格善理的話後,連忙出聲反對。
艾登的建議正和丘吉爾的想法,軍隊的困難丘吉爾非常明白,不過,強烈的大英帝國情緒,讓他選擇大力支持艾登。隨後,在與羅斯福的通話中,這個非常頑固的家夥,堅持英國必須在名義上保有那些殖民領,中美雇傭軍隊隻有參戰權,英國方麵必須派人地方政治和財政。
英國人的貪婪、自私讓羅斯福極為頭疼。丘吉爾不答應中國要求,中國就不會出兵,那麼日軍一旦在東南亞地區站穩腳跟,很容易想像、菲律賓即將成為下一個目標,除非美軍自動撤出東南亞地區。
羅斯福這個致力於和平的家夥,對殖民地並不熱衷,此時他到是很想自菲律賓撤軍,國會的很多人也非常願意,然而,日本海軍咄咄逼人的架勢,讓羅斯福又不得不考慮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地位。菲律賓則是一個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地,可以很方便的自此對日本進行攻擊。
這將關係到美國針對日本海軍的國家防禦問題,羅斯福即使想放棄也不能。因此,對於日軍攻占馬來亞等東南亞地區和印度次大陸,企圖建立穩固基地,給美國太平洋艦隊造成的極大威脅,羅斯福比誰都焦急。
“自私、蠻橫、貪婪的家夥,你會為你的固執付出代價的!”
暗自在心中咒罵著丘吉爾,羅斯福最終還是如丘吉爾預計那般,不得不命令各部門加大對英國的支援力度。同時羅斯福出麵,由美國方麵對英進行擔保,並與中國協商,調用部分中國艦船,參與此次物資和武器的交換行動。
經過長達一個星期交流,丘吉爾派遣蒙巴頓來印度指揮作戰,以顯示其不妥協的決心,赫爾未能圓滿完成此次中英之間的斡旋行動。吳克最終答應在國內招募隊伍,與美軍誌願隊伍組成雇傭軍共同參戰,但在要求英國為雇傭軍支付高昂軍費和武器費用後,卻堅決拒絕雇傭軍團接受英國指揮,要求參戰獨立指揮權。
吳克理由很清楚:英軍正在節節敗退,正在試圖逃回歐洲,因此,即使是雇傭軍團,我也不能讓那些屬於中國公民的軍人,白白為英軍的逃跑犧牲。這些軍人都擁有豐富的與日軍交戰經驗,是中國的寶貝,我必須為減少他們的傷亡負責。
赫爾對此也比較肯定,不論英軍在歐洲戰場的表現,還是在東南亞以及印度戰場的表現,在赫爾和羅斯福看來都是蠢笨、自私、糟糕無比。吳克的要求同樣也是美國的要求,赫爾和羅斯福也不能看著那些美國小夥子為英國的逃跑而白白犧牲。
最終,經中美商議,這支雇傭軍團將由中美雙方秘密派遣一位下級將官指揮,同時英國方麵派遣幾名聯絡人員進駐部隊,為雙方協同作戰進行參謀。